沭阳法院多岗锻炼干部见成效
作者:李金宝 徐从兵 发布时间:2013-03-07 浏览次数:397
2月底,沭阳法院蒋华伟、宋军民等5名初任法官被任命为“中层助理”。据该院的公示文件显示,5名新任“中层助理”去年人均结案600件以上,人人有调研文章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个个是本院的办案尖子。
近年来,沭阳法院先后招录了40多名年轻大学生,为了使这些初出校门的年轻干警尽快挑起审判工作的大梁,该院针对新招录大学生普遍社会经验不足、不愿下法庭锻炼等问题,总结摸索出了通过优化性换岗、培养性换岗、补差性换岗、帮促性换岗等培养提高青年法官全面素质的路子。优化性换岗:法官合理搭配,形成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坚强法庭;培养性换岗:有目的地把一些德才兼备、成绩突出、综合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干部,放在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补差性换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采取集中学习、专题集训、上岗前培训等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补弱、补缺;帮促性换岗:把工作能力强的青年法官调整到相对薄弱的法庭,把素质单一、经验缺乏,但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法官,放到全面建设发展好的法庭锻炼培养。
今年2月,该院精心选派5名优秀青年干警一对一挂职农村,挂职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让青年法官在社会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赴任后,他们通过接访、调研、调解、现场办公等形式听民意,解民怨。并针对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土地承包等问题开展法制宣传,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同时,主动为辖区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帮助其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合同履行、员工管理、劳动报酬纠纷处理等一般性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全面深入地排查企业债务纠纷、劳资纠纷、裁减员工等可能引发的不安全事端,并开展调处化解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换岗锻炼青年法官,使一些能力上的“瘸腿”法官变成了“千里驹”,也给法院建设注入了活水。新任“中层助理”、耿圩法庭助理审判员宋军民去年结案653件,调解率77.48%,2011年被省高院评为“调解能手”;新任“中层助理”、华冲法庭助理审判员蒋华伟撰写的论文《交通肇事罪相关问题探讨》,获得省高院组织的“天平杯”论文一等奖;新任“中层助理”、助理审判员谢兆鹏撰写的论文获得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三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今年前两个月,该院共审执结各类案件2258件,同比上升82.39%,结收案比为84.95%,同比上升42.78%,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98.49%,同比上升9.8%,调解率为53.97%,同比上升4.67%,执结率为81.74%,同比上升54.76%,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