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姑娘们挑起审判工作的大梁

 

刚来宿迁市宿城区法院打官司的群众经常会有这样的惊诧,“本来以为法官是个资历深厚的老头子,没想到竟是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赞许间似乎又有些许的担忧——这么年轻,能处理好案件吗?

 

是的,宿城法院的36名一线审判法官中,有近一半是女性法官,而且这些法官非常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基本都在23-35岁之间,朝气蓬勃,风华正茂。

 

但正是这些年轻的女法官们,因为案多人少矛盾突出,她们冲锋在司法的第一线,挑起了审判工作的大梁,每年办理了全院近一半的案件。仅2012年,她们就办理各类案件3005件,占全院审结案件量的40.7%,为宿城法院乃至宿迁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院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怀说:“‘三门法官’是我院的重要特点,即大部分法官都是远离家门、走出校门直接进入法院大门的年轻人。而他们之中,有近一半是女性。这些年轻的女孩子,虽然年龄小,阅历浅,但肯吃苦、会钻研,做起事来毫不含糊。她们都有着良好的法律素养——17名女法官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6名,所占比例达35%;并且她们工作热情高,责任感强,宿城法院的工作有近一半是靠她们来完成的。她们是我们宿城法院审判事业的‘半边天’。” 年轻的女法官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活跃在审判的各个领域 法院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轻的女法官活跃在该院审判的各个领域,成为各条战线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刑事审判庭的王梅玲副庭长,年仅35岁,从事刑事审判工作近6年来,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150余件,并带头办理各种疑难复杂重大案件,未发生一件错案,也无当事人上访、缠访现象。

 

民商事审判庭的左林林、朱颖、王红娟、丁爱华、蔡元元,都是刚进入法院工作几年的年轻80甚至85后,但她们都已经独立办案数百乃至上千件。其中,左林林已经审结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等多类案件1114件、朱颖审结民商事案件462件,分别被省高院和区妇联表彰为“调解能手”、“巾帼建功标兵” 。

 

分管商事审判和行装科的刘慧萍副院长、院党组成员,年仅36岁,谦虚谨慎,处事低调,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同时温柔宽厚,善解人意,对待同事遇到的困难问题总是以己度人,竭尽所能给予帮助,深得大家的厚爱。

 

分管办公室和审判管理部门的赵春秀专委,年仅35岁,踏实认真,勤勉奉献,在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仅亲自做好分管部门的工作,还带头参与调研宣传写作,仅2012年就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文6篇;她工作10多年,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有10余篇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奖励。在同事的心目中,她不仅是可敬可爱的领导,还是宣传调研工作的带头人。

 

此外,还有商事审判庭的刘芳芳庭长、毛小梅副庭长、埠子法庭的朱雪芹庭长、行政审判庭的许红会、吴雪媛等,她们都是审判一线的顶梁柱。

 

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化解大量矛盾

 

与男法官相比,女法官更为细致、温柔、耐心,这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做好审判和调解工作。“女法官们不仅谙熟法条和诉讼技巧,更能够用爱心、热心、耐心去感动每一位当事人,把司法过程变成一种人文关怀”,商事审判庭的刘芳芳庭长说。“调解能手”左林林,2012年办理案件552件,调撤率达80.53%;毛小梅副庭长承办建设工程合同等疑难案件,调撤率仍达45.7%;许红会法官审结婚姻家庭等案件1668件,还总结出来自己一套特有的审判和调解方法。

 

矜持稳重  恬淡自律  尊崇热爱法律事业

 

“我无意于当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只想认认真真地工作,踏踏实实地生活,在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收获着生活的快乐。”朱颖质朴的语言流露出了许多女法官矜持稳重、恬淡自律的心性----相对于男性,她们并无过高的自我实现需求;而且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她们活动面相对较窄,不易结交朋友,社会关系也较为单纯,在办案过程中受到当事人的影响也较小。

 

女法官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高贵和庸俗的碰撞,清贫和金钱的较量,寂寞和繁华的斗争。同样是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代理一个案件即可获得上万薪酬。我们优秀的法官们,其法律功底和灵敏的才思并不比那些律师差,收入却比他们低得多。法官不仅是个崇高的职业,更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正是缘于对法律的尊崇与热爱,才使得我们在痛苦和茫然时始终坚持着信念,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无怨无悔地承担着沉重的工作任务,执著地把守道德的防线。”王梅玲副庭长在一次演讲中说。

 

承受着比男性更多的压力  努力地进行自我调整

 

在面临同样的审判工作压力同时,女法官还需要承担起子女养育、老人赡养等家庭的重任,克服特殊生理状况和身体健康等诸多的困难,承受着比男性更多的压力。而且女法官心细,遇事思前想后,唯恐出点差错,时常处于紧张之中,更容易产生焦虑、失眠、抑郁心理疾病。

 

“办案、带孩子、还要照顾生病的老人,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奔波之中——”孩子只有4岁、婆婆又生重病的王洪娟,从前精力十足,近来也显出不自觉的疲惫。

 

“每天晚上一睡觉,满脑子全是案件,就像放电影一样一件件播放,连做梦说梦话都是案子的事情,有时还紧张得睡不着。”蔡元元刚办案的时候常说,结果大家都有同感。

 

“希望能通过座谈、集体文化活动等,建立一些缓解女法官工作压力的良好机制。”因为办案工作紧张,起了满脸的疙瘩,朱颖提出建议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同。

 

为了缓解办案压力,女法官们给自己总结出了四句话,努力地进行自我调整:“紧张时放松自己,艰难时善待自己,烦恼时安慰自己,忙碌时爱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