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开发区法院:“全新好”打造司法服务平台
作者:聂新国 发布时间:2013-02-22 浏览次数:389
自2012年9月10日成立以来,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度重视司法服务站设立与运行,紧扣“全、新、好”三字要求,不断提高服务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
在覆盖面上求“全”。结合开发区重点行业布局的实际,配合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规划,统筹考虑司法服务站站点设立。至今,先后在徐工集团、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国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华东煤炭交易市场等企业设立近20家司法服务站、法官联系点。在站点设置上,实现了“五个全覆盖”,即企业规模从世界500强到小微企业覆盖,企业性质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覆盖,行业领域从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到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覆盖,企业类型从上市企业到普通企业覆盖,产业领域从工业企业到现代服务业覆盖。力求将司法服务站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着力提高工作覆盖面与影响力,夯实司法服务基础。
在工作机制上求“新”。一是在履行好市中院关于司法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等8项职责、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推出涉诉风险评估与防范、对企业法务工作进行指导、对企业上市与并购等投资行为进行法律分析、组织企业负责人来院旁听庭审等一批“自选动作”,不断拓展站点功能,打造“功能复合型”司法服务站。如在徐州海伦哲特种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准备收购上海电气集团公司下属消防车生产子公司时,根据其要求提供法律指导,有力推动了该并购案的实施。二是与开发区劳动保障局、劳动仲裁委、公安分局等单位建立联动机制,以站点为纽带,整合多部门资源,为企业提供组团式服务;注重加强与企业双向互动,在输出司法服务的同时,邀请驻站企业通过选派人民陪审员及特邀监督员等方式参与法院审判工作,打造“互动型”司法服务站。三是发挥站点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司法服务站“走出去”。在为设站企业服务的同时,实现站点功能向设站企业所在园区周边企业、相同及相近行业企业以及所在镇办村居延伸,把站点建设成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开放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多种服务,打造“开放型”司法服务站。
在作用发挥上求“好”。以长效化机制构建为抓手,激发内在活力,力促站点作用发挥最大化。一是采取开通热线电话、发放意见反馈表、上门征求意见、定期走访座谈等方式畅通法院与企业沟通渠道,及时全面了解司法需求,明确工作方向。二是采取法律结对、文化共建等多种形式,丰富站点活动内容。先后与设站企业联合举办文体联欢活动、在企业内刊设立法治专栏、邀请企业到法院介绍企业文化、组织干警到企业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了解、凝聚合力。三是完善监督考核,明确站点联系法官为第一责任人,定期对站点工作进行巡查通报,并将司法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记入联系法官业绩档案,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