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童年的故乡
作者:李金宝 发布时间:2013-01-29 浏览次数:1288
离开故乡20年,儿时的许多往事自记忆深处款款走来,愈加清晰。
童年故乡四季歌。想来,故乡真是童年的梦;听来,故乡真是一首抒情的歌。故乡田园灵秀,景物风流,民风纯朴,滋养了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我的童年,属于画眉的啼唤和河水的筝琮,属于故乡永恒魅力的扬琴、锣鼓词和淮海戏,属于小河里扎猛子池塘里溜冰,属于骑着牛背在葱绿的田野上吹奏柳笛。
春天,水绿了,河涨了,农家播撒出一片阴凉,一片希望,我们一帮小伙伴,背着柳筐,提着镰刀,到田野里去割猪草;夏天,大人们坐在树荫下乘凉,我们小孩子也有少不了的欢畅,小河边,三三两两,泛起涟涟的波光;更是晚上听着小河边的蛙声,数着满天的星斗,辨别着谁是织女,哪是牛郎;还有奶奶绘声绘色地诉说她上代留下的传说。只是小河不得安宁,流进稻田,去滋润一垄垄秧苗。秋天,空气中弥漫着芳香,坐在村前的田埂上,听秋虫浅唱,优雅地挥着牧鞭,看坡地上悠闲自在的牛羊。极目远望,那沉甸甸的稻穗,临着晚风,沙沙作响,一浪撵过一浪。夕阳下,满眼金黄。冬天到了,无垠的苍穹,笼罩着茫茫四野。我们却不惧寒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到池塘里的冰面上去溜冰。
童年故乡月儿明。故乡的明月,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我童年的心中,多少年过去了,那宝石仍冲破我的肌肤,放射出炫耀的弧光。夏日的夜晚,拖一张苇席躺在生产队的打麦场上,看天上的银河,看牛郎织女星,看又大又圆的月亮。飘过的丝丝薄云,像织女挥动的丝巾,把月亮和天空擦得又明又亮。那时,村里没有电灯,小孩晚上外出玩耍,最盼望的就是天上出个月亮。当明月从村东的树梢悄悄地露出那洁净的小脸,月光慢慢地把漆黑的村庄笼罩上一片朦胧光亮的时候,小伙伴们便三五成群地蹿出家门,不约而同地来到打麦场上,玩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捉迷藏、抓老末的游戏。有的缠着大人问月亮为什么会走?月亮上的黑影儿是什么?大人讲,月亮上住着嫦娥,住着王母娘娘,住着吴刚。王母娘娘在为人间百姓碾药,造福苍生。那黑影儿是月亮上的桂花树,吴刚正在树下为嫦娥酿酒。
童年的泳池波浪宽。村前有一条小河,每到夏天,便翻着白色的浪花流个不停;小河边上长着一棵“歪脖子”柳树,成了我们童年的跳台。
大毛小毛是一对孪生兄弟,曾因在柳树上翻跟头往下跳,当了我们多年的跳水头领;吴二因游泳速度快,被我们称为“浪上飞”,小雨也有绝活:嘴衔毛巾,能在水下长时憋气,我们叫他“憋气大王”。
水中游累了,我们就爬上岸来,一个个酷似泥猴的小伙伴,又钻进了岸边的芦苇地里,每人摘几片苇叶,卷成喇叭状的“吹机”,不一会儿,乐声便响彻河堤。有的到岸边草丛里去捉蜻蜓,苇柴沟里草多水浅,是捕蜻蜓的好去处。最引人最难捕的是一种红蜻蜓,我们叫它“红辣椒”。它满身通红,伸展着一双亮晶晶的红翅膀,总是立在靠岸边的水草尖上,要捕住很不容易,为捕它常滑落水边湿了鞋袜,它却飞了,兜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草上,像是故意逗人。
儿是到小河里游泳,锻炼了身体,增长了胆识,养成了不怕吃苦摔打的品质。水中玩耍的乐趣,又活跃了枯燥憋闷的童年生活,留下了至今不能忘怀的美好记忆。
哦,童年的故乡,在我今宵的梦里,你是一朵金黄的野菊花,是一条丁丁咚咚淌过绿草地的小河,是一支开放在村姑唇边的悠悠牧歌,是长着两个弯角的水牛,是村头那棵历尽沧桑的古槐。我远离你,又贴近你;我远离你,但走不出你慈祥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