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捐助是“天朝思维”作祟
作者:周陈华 发布时间:2013-01-22 浏览次数:1228
近日,广西山区小学生冬日穿凉鞋睡凉席的消息引发关注,而当各地爱心人心纷纷捐款捐物时,当地政府却拒绝设立物资接收账户,并要求记者停止呼吁爱心人士的捐助,理由竟是不想戴上“灾区”的帽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衣食住行本是民生的最底线,当地小学生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这足以说明当地民生的凋敝程度,即便不是“灾区”,也胜似“灾区”。而且与所谓的“灾区”遭遇天灾需要救助不同,在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前提下,当地竟然能够穷到如此地步,政府肯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况且,在当下,竭尽全力组织接受和分发爱心物资本应是当地政府的当务之急。然而,即使在强大舆论压力倒逼之下,当地仍然没有起码的作为,甚至还不知轻重,悍然叫停捐助,就无异于引火烧身并自取其辱。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乾隆帝在英国请求通商时做的天朝迷梦,整天以中央之国自居,沉醉于天朝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的夜郎自大,全然看不到工业革命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大和世界发展的潮流。虽然当地政府与乾隆帝是小巫见大巫:前者无视整个国家的落后,后者遮掩地区民生的困顿;前者拒绝接受先进,后者拒绝接受援助;前者让人民挨打,后者让群众挨冻,但骨子里的一股“天朝思维”却是如出一辙,都是无视现实,为了满足面子和虚荣而粉饰自己徒有光鲜外表的政绩。而在当今日益开放和民主的现实语境下,当地政府的行径更是如同掩耳盗铃,无异于寒冬里一股逆流,最为可恶和可耻。
古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反之,知错不改,则罪莫大焉。要真正看到基层百姓的问题,听到他们的声音,并从根本上维护他们的权益,当地政府和官员身上的这种“天朝思维”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