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栽了
作者:钱军 发布时间:2012-01-04 浏览次数:1248
提起傅晓得的名字,里下河水乡的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这个地方“名人”却因赖债不还,栽了跟头。
傅晓得身高165cm左右,在当地人中属中等偏下身材,头发卷曲蓬松,下额处留着长长的胡须,近似方形的面部肌肉丰满。只要初见傅晓得一眼,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难怪当地大人、小孩对傅晓得都较熟悉,称傅为地方“名人”并不过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名人”,自2006年以来不断因债务纠纷被他人起诉到法院。到法院出庭、充当被执行人几乎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执行人员也称其为“老熟人”。2011年,傅晓得又因各种因素被人状告,其中进入执行的4个案件标的额达47万元,还有数起诉讼案件即将进入执行程序。
也许是被执行次数多了,傅晓得“久病成医”,对付执行自有一套办法。执行法官程荣承办傅晓得有关执行案件后,10多次前往傅晓得家中,均未寻得傅晓得踪影。与其电话联系,不是拒绝接听,就是以种种理由回避,从不露面。程法官多次留下传票在傅家,通知傅晓得到法院商谈执行事宜,但近半年时间内傅晓得未理睬过一次。有时,程法官接到群众举报,闻听傅晓得在某处现身后,迅速赶去,但得到的消息却是傅晓得刚刚离开。不少人向程法官反映,傅晓得常常以各种名义借款、赊欠财物,但到期信守承诺不多,已引起当地部分群众反感,甚至强烈要求对其加以“严惩”。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执行老手程法官不动声色,悄悄进行调查,很快发现傅晓得在某处大面积鱼塘内养殖了数量不菲的鱼。一箭双雕,引蛇出洞。程荣法官拿出以鱼抵债的执行预案,并将消息“透露”给相关人员。2011年12月31日,天刚蒙蒙亮,执行人员来到上述鱼塘,开始捕捞傅晓得所养鱼。一网下去,各类鱼即达500余斤重。大家为执行有眉目而高兴着,不久更令人期待的一幕出现了。
启动捕鱼40分钟左右,一辆灰色轿车向执行现场疾驰而来。车停后,一乱发长须男人从车里走了出来。一看外相,在场都意识到傅晓得来了,“鱼”终于上钩了。
一下车,傅晓得便大叫大嚷,并阻拦民工抬鱼。不久,陆续过来四男一女,声称傅晓得欠他们的鱼苗款或养鱼饲料款,傅本人曾答应以鱼抵款,要求捕的鱼与他们分,拉住鱼筐阻碍运鱼。执行法官要求他们出示生效裁判文书时,他们承认没有,但仍无理阻挠执行。因法院警力不足,执行行动一时陷入困境。
在场指挥执行的墩头法庭颜永刚庭长、法警大队徐宝生大队长、张建红教导员紧急汇商后,迅速向院领导丁兴育、李宏林作了汇报。两位领导有效调度,启动执行110机制,执行局、法警大队以及邻近的曲塘法庭、南莫法庭、墩头法庭很快派出增援人员。不到1小时,各路援军迅速赶到。
面对如此阵势,四男一女主动表示不再妨碍法院执行,片刻之后离开现场。随后,执行人员将傅晓得带至法院商谈执行事宜。
此时,傅晓得再也没有了初到执行现场的嚣张,主动表示愿意向亲戚朋友借款履行债务,并称其有不少“把兄弟”会帮助他。从人性化出发,执行法官同意其联系借款。
其间,傅晓得几乎不间断的打了5个小时电话,平日的所谓把兄弟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有的首次联系时同意借款,再次联系时拒不接电话;有的还报出帮助筹款的具体数额,再次联系时移动电话已关机。傅晓得电话打得满头是汗,也未见“把兄弟”打款来。
直面此情此景,傅晓得发出声声叹息,自认栽了。
当日,法院以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为由,决定拘留傅晓得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