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法院为农民工送上“护身符”
作者:伍晓伟 发布时间:2009-02-12 浏览次数:495
本网淮安讯:春节过后,金湖县数万农民工陆陆续续走出家门,开始新的一轮劳务输出。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该县外出的农民工手里多了一份由金湖法院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便民服务卡”,从法律和维权的角度告知广大农民工,劳务择业应当注意的事项、如何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规避劳务风险、怎样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方法。这是金湖法院今年推出的又一项为民、便民、利民新举措。
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举外出,有关农民工劳务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多。08年金湖法院共审理各类劳务纠纷案件340余件,从这部分案件的案由分析,有的是农民工盲目外出,急于找活干,轻信“路边”职介广告,结果上当受骗;有的是用人单位损人利己,与农民工签订“不平等条约”,劳动合同成了农民工的“卖身契”;有的农民工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往往采取集访、闹访,向政府部门施压,甚至做出一些出格的、违法的事情。
为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减少劳务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该院急农民工之所急,想农民工之所想,组织人员对近年来审理的有关劳务纠纷案件进行分门别类,摘编成“便民服务卡”,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告知农民工劳务择业应当注意的事项、农民工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规避劳务风险、怎样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及依法维权的渠道和方法。为便于服务卡的发放和广大农民工领取,该院将打印好的近万份服务卡,于春节前分发到全县各级团委、妇联、各乡镇劳务输出管理办公室以及职业培训机构,委托其代为发放。
金湖县金北镇王书珍、潘绪芹等几名女青年原先在本地一家服装企业上班,因为企业不景气薪水少,几人一合计准备年后结伴到苏南找份工作,但又怕去了人生地不熟,会吃亏上当,犹豫之时,村妇女主任向她们送来了“便民服务卡”,几人一看都乐了,齐声夸赞:“县法院想的正周到,有了这份‘便民服务卡’就像兜里揣了一张‘护身符’,再不用怕这怕那了”。
金湖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文说:“农民工相对而言是个弱势群体,工作很辛苦,挣钱不容易,发放‘便民服务卡’既是为农民工办实事,让她们平安外出,勤劳致富,体现司法为民,同时通过便民服务增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劳务矛盾纠纷的发生。每张‘服务卡’上都印有我院的电话号码,农民工遇到法律问题或发生劳务纠纷,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将不遗余力为其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