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镇江讯:“喂喂,林法官吗?我儿子来给我拜年了,真是太谢谢你了,谢谢!”大年初一上午10点多钟,开发区法院法官林丽俊的手机响个不停,他刚接通,对方就连珠炮似的一串谢语,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兴奋和喜悦。原来是他春节前精心调结的精神赡养案原告卫大娘的电话。

早年寡居的卫大娘含辛茹苦将其子先生抚养成人。在共同生活中,由于卫大娘望子成龙家风较严,多次指出先生在工作、生活中的缺点,致使先生与卫大娘发生隔阂。虽经其多方努力,母子关系仍没有任何好转。卫大娘无奈将儿子告上法庭,请法院帮忙解决。她称自己退休在家,没有劳动能力,还要赡养老人,经济上较困难,多次要求先生赡养,而先生收入较高却拒不履行。经亲朋和任先生单位领导劝说教育,先生自2006年每年支付2000元赡养费,但断断续续,而且常年不来探望,没有尽到应尽的赡养义务。因此,她诉求先生每月支付800元赡养费,同时履行精神赡养义务。

因该案涉及亲情纠纷,且马上要过春节 ,关系着当事人是否能够开开心心过个和睦年,开发区法院受理此案后,高度重视,承办法官林丽俊没有简单判决,而是从情、理、法的角度多次上门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当事人双方重新找回了差点失去的亲情,儿子对母亲表示理解,并当场表示愿意每月拿出500元赡养老人,有时间会常去看望母亲。

听着卫大娘开心的话语,林法官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