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云:“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其意思是仔细、谨慎地做某件事情,自始至终毫不怠慢,就不会有窘迫之患。几千年来,“慎始”一直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而今作为法官,我们应时时警惕、刻刻警醒、处处警觉,对不法行为寸步不让,牢牢地守住第一次,保证自己的廉洁。

时值最高院颁布《五个严禁》,全国法院掀起深入学习《五个严禁》的热潮,各地法院还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这对于我们法院和广大法官来说,是深入学习“三个至上”重要思想和深刻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又一个新的开始。《五个严禁》涵盖了一名法官廉洁自律的方方面面,为新时期审判工作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但是,我们时处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花花世界中,处处隐藏着诱惑,法官的吃穿住用行样样都融入到这个世界中,在密集的社会关系网里,稍不留神就会把持不住自己,迈出违纪的第一步。

有这样一个故事:《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初任明朝御史,去拜见都台长宫王廷相,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择地而行”,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从这则“轿夫湿鞋”故事中我们看到,轿夫如果一直谨慎小心自己脚下踩出的“每一步”,没有踩进“泥水坑”,他会一直谨慎下去,会一直“择地而行”,因为他怕弄脏了自己的鞋子。但当他不小心第一脚踏进泥水坑里的时候,这位轿夫由此便“不复顾惜”了,可以想见,最终他会是泥泞满身,一无净处。

《五个严禁》是一柄双刃剑,对徘徊于“泥水坑”旁之人是当头棒喝,对“择地而行”之人是醍醐灌顶。在廉政建设的道路上,《五个严禁》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广大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说情打招呼的人有了新的“挡箭牌”,在同违法办案行为的斗争中有了新武器。作为法官的我们要借《五个严禁》颁布的契机,将公平公正牢记于心,以这个里程碑为新的开始,去开拓审判工作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