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河法院构建“诉调对接”网络有效钝化社会矛盾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1-14 浏览次数:576
本网淮安讯:淮安清河法院积极构建“诉调对接”网络,有效钝化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一是积极推进特邀调解、委托调解工作机制。通过设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人民法庭巡回审判点等,邀请人民调解员或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加大调解力度,钝化社会矛盾,2007年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到70%。
二是大力加强审判工作对社会调解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将“诉调对接”工作融入社会大调解机制。该院在诉前调解、协助调解、延伸调解等方面下大功夫,选派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担任各街道调解指导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开展对社区、街道人民调解员调解技巧培训;在各社区、街道建立纠纷排查制度,保持法院与社会大调解机制中其他部门的广泛联系,及时掌握诉讼中呈现的矛盾纠纷新趋势、新特点。
三是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实现诉调“无缝”对接。对于经各调解组织调解,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请求出具调解书的,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立案,出具调解书;对于调解未果、当事人要求诉讼的案件,开通诉调程序对接的“直通车”;对调处中心主持下达成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经公证机关依法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拒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只要债权人提出申请,直接进入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