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2008114,滨海法院受理了张井松诉被告五汛中学、朱雄业、陈拥军赔偿纠纷案,因此案涉及学校组织高考学生集体作弊这一敏感话题,多家报纸及网站对此案进行了连续报导,一时间,此案的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严重负面社会影响。如何避免媒体及社会舆论的干扰,对此案进行客观公正的处理,成为摆在滨海法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案件的由来是这样的:原告张井林是被告滨海县五汛中学的学生,其诉称,被告滨海县五汛中学为了在高考招生中取得好成绩,指派美术老师被告朱雄业、陈拥军组织学生在美术专业单独招生考试中集体作弊。2007 31,在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考点举行的苏北片美术专业单独招生考试中,被告朱雄业、陈拥军安排包括原告在内的五名学生分别为报考西华大学的马某等五名同学代考。在考试过程中,原告及其他作弊考生均被发现并逐出考场,从而致使其被省考试院取消艺术生资格、作弊行为被记入电子档案、当年考试成绩全部无效等严重后果。在和被告滨海县五汛中学交涉无果后,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滨海县五汛中学、朱雄业、陈拥军赔偿学习费用、考试费用、生活费用、精神抚慰金等合计40000元。

对于原告起诉的事实及诉讼请求,被告五汛中学、朱雄业、陈拥军均不予认可。

此案一经受理,立即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扬子晚报》、《南京晨报》等省内媒体率先以大篇幅进行了报导,新浪、搜狐、网易等著名门户网站迅速进行了转载,腾讯网江苏站更是将此消息作为头条热门新闻置顶,引起无数网民跟贴评论,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也对此案进行了报导,其间不断有其他新闻媒体来滨海法院要求采访。一时间,对此案的审理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承办此案的法官们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此种情况,滨海法院沉着应对,果断采取四项措施,有效化解了一起极可能被热炒的新闻事件,使此案得以顺利审结,避免了媒体对正常审判秩序的消极影响和可能发生的不当干扰。

一是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此案之所以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此案涉及组织参加高考学生进行集体作弊这一敏感社会话题;2、当事人希图借助媒体影响法院办案,达到胜诉目的;3、法院与当事人及社会存在交流沟通渠道不够畅通的情形;4、社会对法院工作有实施监督的内在需求。同时,也不排除部分网站借热点新闻扩大网站流量的商业目的。找到了症结所在,滨海法院一一制定对策。

二是“集体会诊”,做到胸中有数。

本案合议庭在开庭后迅速进行研究,并及时提请院审判委员会研究,院审判委员会经过集体研究后认为,原告诉称的三被告组织学生集体作弊行为,属于违反教育行政法规的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应当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作出处理。

三是“阳光审判”,做到全程透明。

在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同时,将案件的处理过程、处理结果完全公开,让公众及时了解法院审理此案的过程及所适用的相关法律。此举在让公众对此案进行了解的同时,也给人民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赢得了他们对法院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四是积极联络,弱化媒体炒作。

以开放式的态度对待媒体的采访,在严格执行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纪律的同时,积极寻求媒体的支持和帮助,滨海法院真诚客观的态度令媒体纷纷改变了当初的立案,代之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报导此案。但也有个别网站不能客观报导此案,对此,滨海法院及时与相关网站进行联系,说明案情,并要求对这些不实报导和恶意跟贴进行删除,对一些尚不能删除或屏蔽贴子的网站,积极组织人员进行跟贴,介绍案件真实情况,以正视听。

200877,滨海法院一审作出“驳回原告张井林的起诉”的裁定。原告张井林不服上诉,200892,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收到二审裁定书后,原告张井林表示要通过合理的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至此,一起极可能被媒体炒作成为新闻事件的民事案件得以顺利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