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铜山县法院把改革创新作为实现快速进步的最有效途径,立足实际,以解决司法难题和提高司法效能为重点,积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司法改革。

一是推行法官助理制度。为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应对法官断层以及案件激增的问题,去年9月份起在民商审判岗位实行法官助理制度,从助理审判员、在编书记员和比较优秀的聘用人员中选拔17名法官助理、助手,按照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11的比例配备机关业务庭,法庭则按照322的比例配备。法官助理承担送达、开庭准备、庭前、庭外调解、草拟法律文书等15项审判辅助性工作,使法官能够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专心致力于“审”与“判”,有利于培养职业化的精英型法官,法官助理群体则为选任法官提供充足而坚实的人才储备。今年法官助理独立调解案件近1000件,起草法律文书近2000份。法官办案超过200件的有17人,超过300件的3人,分别比去年多183%和200%,张集法庭周提海法官已结案403件。

二是改革执行工作机制。其一,优化执行机构运行机制。执行局整体升格,执行异议案件交由审判监督庭审查,审执彻底分离。同时,配足配强执行力量,恢复了人民法庭的执行职能。其二,创新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今年起新收执行案件由执行岗位法官负责,去年底以前中止和终结未执结的2857件案件,由综合部门和非主要审判岗位的58名法官负责,非经退休或调离不再更换承办人,明确执结和信访责任,减轻了一线执行干警的工作压力。该项措施推行以来已清结执行案件210件,执结率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三,推行执行联络员制度。去年7月在全县1200多名综治、民调和驻村保安人员中,择优选聘执行工作联络员,承担通报执行信息、协助执行工作、促成执行和解以及法律宣传疏导等四项职能,进行了培训和颁发聘书,从而把县、镇、村三级执行网络的综合联动运行机制落到实处。通过执行联络员提供执行信息等有效工作,直接促成400多件案件得以执结。其四,启动执行工作联动机制。与县工商、金融、国土、建设等17家职能机关和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部门建立了执行工作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执行工作的合力,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其五,构建“执行不能”社会保障机制。经汇报协调,县委制定了《关于将“执行不能”案件纳入社会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对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而相关案件权利人生活困难的案件,法院审查后提出意见,由县政法委批转民政、卫生部门办理低保、医保等相关社会保障手续,缓解执行不能对法院工作的压力。去年以来,该院执行案件结案率、执行标的到位率等指标在全市法院一直位居前列。1211,徐州市委市政府在该院召开“全市执行工作会议”,全面推广该院社会化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经验。

三是改革法庭工作。去年底,按照省高院关于规范化人民法庭的标准,院三个人民法庭重建完成,为把人民法庭建设成为“审判骨干的成长基地、后备干部的选拔基地、新进人员的培训基地”,全面加强和改进人民法庭工作。选拔素质高、业务强、领导放心的同志到法庭工作、锻炼,变“下”法庭为“上”法庭;加大对法庭的投入,待遇向法庭干警倾斜;改革分案方式,法庭办理的民商案件与机关不分标的大小、不分专业类型,电脑随机分案,干警在同一平台上公平竞争;落实法庭干警驻庭制度,保证24小时做好司法服务,更好发挥法庭的前沿阵地功能。该院三个法庭在全市法庭综合排名位次迅速上升,全部进入了上游,张集法庭名列第一,被市政法委公示为“十佳政法标兵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