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扬州讯:今年以来,扬州广陵法院积极主动地开展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三服务活动”,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公正司法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实际,狠抓基础,不断延伸司法职能,落实司法便民、惠民举措。

一是延伸办公,靠前服务。法院制定了《关于依法服务全区工作大局的实施意见》,对市、区重点工程建设的保障作为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重要任务。法院领导先后深入到万福船舶附件有限公司、扬州二电厂等挂钩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对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服务中,法院制定了《关于在辖区内开展“分区包干、挂钩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按辖区将6个乡镇、街道划分为6个片,每个社区和村委会为一个服务区域,进行点对点对口服务。

二是创新机制,规范服务。为切实落实司法便民举措,广陵法院在强化沟通、创新机制、加强调解措施上下功夫。一是完善立案调解制度,在立案庭设立调解室,对双方自愿接受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前5日内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二是建立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和诉调对接新机制,建立纠纷调处三级把关制度,即乡镇街道、司法局派驻机构、法院三级诉讼调解。三是建立判后答疑机制,对每一起宣判后表示不服判决的案件、对当事人要求进行解答的案件必须答疑,让当事人排除疑点,消除误解。四是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活动,认真规划布点,选取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件,力求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是关爱青少年,校园服务。法院多次深入青少年学生,与学校联系,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在外来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地点,主动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基地建设。强化帮教中心功能,与人民陪审员、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成帮教机制,定期回访涉案未成年人,发放帮教手册,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帮助他们改过自新,今年以来,判处缓刑的涉案未成年人均未发生再犯罪,刑满解教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

四是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法院通过多种渠道不断优化司法保障民生的环境。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陵法院多次邀请人大常委会领导视察评议法院,组织湾头、文峰等地的人大代表团观摩案件庭审,组织座谈,听取代表们建议。二是面向社会选任了45名人民陪审员,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选任人民陪审员,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参与法院工作的各个领域。三是组织法官深入荷花池等社区,走出法院、走进群众,发放相关意见征求表,听取社区居民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紧密结合能力作风建设活动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全院干警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