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徐州鼓楼法院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践行三个至上的着力点,切实从四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紧紧围绕履行审判职责,密切关注民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人文关怀的温暖。

一、转变作风深入群众。一是扎实开展巡回办案、就地审理、就地调解、以案释法,把法理说到老百姓心里,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二是大力开展法官送法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农户活动,宣传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和法制意识。三是探索建立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有机对接机制,积极参与排查调处民间矛盾纠纷,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尽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立足审判服务群众。一是充分发挥立案“窗口”作用,贯彻“两便”原则,认真受理群众诉求,审查纠纷来源,热情向群众释法说理,开展诉前调解。对纠纷原因深入发生地调查,分析是非,化解矛盾,促成和解。二是坚持立案时、开庭前、庭审中、庭审后、执行中全程掌握调解意向,实行全程调解。三是全面推行判前释明和判后答疑,针对判决的案件,在判前就案件所涉及的有关法律规定向当事人充分释明,在判后对当事人的疑惑逐一解答,促使当事人明法知理,服判息诉。四是为方便群众来诉来访,推出了诉讼服务导引制度,在立案大厅设立了接访导诉台。五是积极实行判后回访,重点对关系民生的案件延伸服务,由相关业务庭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为当事人解决困难和问题,尽力为当事人排扰解难。

三、关注民生维护群众。一是对劳动争议、拖欠农民工工资、追索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偿等涉及弱势群体的民商事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法律和党的政策的温暖,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的满意度。二是进一步畅通“诉讼绿色通道”。对确有困难的群众,实行诉讼费减、免、缓,切实保障有经济困难的群众都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群众打得赢官司。今年1?10月,共减免缓交诉讼费近16万元。三是建立司法救助金制度,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区财政已拔专款50000元,设立司法救助专项基金,对确有困难、急需救助的当事人予以必要帮助,切实让群众感受司法人文关怀的温暖。

四、创新方法联系群众。一是对民商事、行政、执行案件,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处理,联动调解。二是通过强化公开审判、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庭审、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旁听案件审理等方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为确保群众工作不走过场,我院严格按照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的要求,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党组成员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部门的职能责任,列出时间进度表,层层分解任务,并由纪检监察部门对全院群众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部门或个人予以表彰,对措施不力、群众反响差的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并纳入年底目标考核严格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