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谈到“离婚”,并且是到法庭起诉离婚,很多人都会想到法官法锤一敲,判决生效。然而当你看到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塔山法庭审理的这样一起案件时,就会彻底改变这一看法。

几年前,家住贾汪区塔山镇的阚某经他人介绍认识了王某,经过一年的相处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共生育了六个子女,最大的还未满18周岁,最小的年仅3岁。由于家里子女多,王某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比较困难。阚某和王某迫于生活压力,情绪不稳定,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这些小矛盾经过日积月累就逐渐变成了大矛盾,以致于原本幸福和睦的一对夫妻不得不对簿公堂。

塔山法庭的法官接到案件后,及时分析案情,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共育有6名子女,且都未成年。承办法官评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判定:双方还未到非离不可的地步。承办法官首先利用其子女多且都未成年的事实来唤醒他们与子女难以割舍的亲情。审判人员给双方讲解了离婚给家庭亲属带来的巨大痛苦,特别是给自已所疼爱、喜欢的子女带来的痛苦和影响。孩子还小,没有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他们会在心灵上存在缺陷,影响他们的饿性格,没有父母的谆谆教诲,他们走上歧途的可能性增大,社会上犯罪的未成年人大多是单亲家庭??????法官一席话后,发现当事人逐渐感到特别伤感、悔恨,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亲人、孩子。审判人员在调解中列举了大量有关夫妻离婚忽视子女教育致使子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实例,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双方思想开始有所转变,慢慢也把闷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经过几天的沟通交流,这对夫妻终于互相承认了错误,打消了离婚的念头。最后,工作人员把其子女都叫到了一起,问到“你们希望父母离婚吗?”“不…….”一个不字还未出口,一群孩子已经泣不成声。这对夫妻也抱着孩子哭成一团。

这就是塔山法庭充分发挥“诉调对接”机制的特有功能,利用亲情感化法调节离婚案件一大成功案例。相信经过这样一次亲情的洗礼,他们一家会生活的更加和睦,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