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南京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胡道才通过南京审判网,与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网络庭审直播的相关问题,在线答疑解惑。

  网络庭审直播工作是法院深化司法为民、打造透明司法,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进群众了解,赢得群众理解、信任和支持,拉近人民法院同百姓距离,保障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受尊重的官司的重要方式。今年,南京中院就知识产权案件进行了两次网络庭审直播,访问人数近50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网友评价,南京推进网络庭审直播,方便了当事人,是法院的便民之举,现在坐在家中也可以听庭审了。

  在昨天的网络见面会上,胡道才说,开展网络庭审直播是回应社会关切,满足群众司法新需求的有效方法。一方面,以公开促公正,通过庭审直播,让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全过程,把司法活动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避免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发生,让群众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实现司法公正;另一方面,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审判活动中来,通过网络庭审直播,使审判工作从有限的,狭小的审判庭,走上广阔的网络世界,让所有愿意了解和参与法院审判活动的社会公众坐在家中也能旁听庭审,行使自己的表达权,司法与群众的互动,就能使审判工作及时吸收群众智慧,把法律与民意民愿相融合,实现审判的最佳效果。

  胡道才说,南京法院的网络庭审直播首先在中院试播,尔后将在全市法院全面推开。这项工作今后将成为南京法院的工作常态,每个基层法院至少保证有一个法庭具备直播条件,明年将选择公众关注度高的,有规范或者引导意义的案件直播100档。

  网友“朵朵白云”提问,开展网络庭审直播会对法官有压力,会不会影响审判?胡道才予以了详细的解答,“网络庭审直播,对法官要求很高。但我们的法官几乎每天都要在法庭上审理案件,我相信绝大多数法官是称职的,是能够公平、公正、严肃慎重地审理好每一起案件的。在这里,我也希望广大网民要认真耐心听取各方当事人意见后再发表意见。发表意见时要先了解一下法律规范,还要看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常识公理。不宜离开事实、证据和法律仅仅从自己情感出发发表一些情绪化言论,我尤其希望不要发表伤害法官人格的言论”。

  对于网友们普遍质疑的长期性问题,胡道才表示,为保证这项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南京中院加强了组织领导、技术装备,建立了网络直播工作的考核奖励等制度,庭审直播工作被纳入年度科学发展观考核,年终进行评比,对好的进行表扬奖励,差的进行批评处罚,以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网络庭审直播,是实行审务公开的一种形式,是法院审判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全市法院将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探索审务公开的新方法、新途径,畅通与民众联系的渠道,最大限度地推进审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