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扬州讯:今年以来,扬州广陵法院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民生意识,改革创新,建立完善五项机制,让司法为民举措落到实处。

一是建立刑事审判与检察机关沟通协调制度。与检察院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以进一步加强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交流,强化两院审判、检察工作的协调力度,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完善立案调解制度。在立案庭设立调解室,聘请1名退休老庭长与1名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成调解工作小组,对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前5日内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以提高审判效率,节约诉讼成本。

三是建立人民陪审员参与调解和诉调对接新机制。一是聘请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调解;三个月来,该人民陪审员主持和参与立案调解76件,成功调解结案44件,经过诉前调解工作,促使当事人双方和解8件,调解、息诉率达68%,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二是建立纠纷调处三级把关制度。即乡镇街道调处、司法局派驻机构调处、法院诉讼调解。

四是建立判后答疑新机制。对每一起宣判后表示不服判决的案件、对当事人判后来法院要求进行解答的案件必须答疑,同时,加强内部考核,实行奖惩结合,抓好实效,让当事人排除疑点,消除误解,减少上诉和上访数量。

五是建立农民工子弟法制教育基地。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率高的态势,我院从年初开始规划,分布实施。一是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建立法制教育基地。二是在外来民工子弟相对集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立法律咨询台。三是与农民工子弟相对集中的街办社区联合开办农民工子弟法制学校。四是给农民工子弟发放法制宣传手册。五是开通农民工子弟维权热线,做好农民工子弟法制教育维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