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12日,省高院政治部副主任方德恩等领导在淮安市中院副院长惠建国的陪同下对金湖法院争创“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工作进行复核验收。省市法院领导通过看现场、听汇报、查台帐,对该院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院创建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完全达到示范点要求”。

近年来,金湖法院以“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带一流队伍、建一流法院”为目标,按照“立足长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思路,切实把“示范点”法院建设摆在法院工作的突出位置,实行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司法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同时按照“制度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人才一流”的要求,把廉政文化示范点、廉洁司法示范庭、信息化示范点、文明窗口建设与规范司法行为示范点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五项活动“一起抓,齐头并进。

在创建活动中,该院精心打造五项工程,不断深化“示范点”建设成果。打造司法阳光工程,促进公平正义。制定了立案信息、诉讼须知、诉讼费用收取办法、各类案件的立案标准、审理期限、司法救助的条件、信访接待范围等11项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打造司法质量工程,维护司法公正。围绕岗位职责、规范操作、公正运行,建立健全案件流程管理、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全院、部门和法官个人审判业绩档案,提高案件质量。今年1-10月份,在全市法院审判质效考核中连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打造司法廉洁工程,提升司法形象。围绕开展“廉洁司法示范庭”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合议庭制度建设,加强合议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防止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小圈子”。进一步规范法官与律师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对法官“八小时之外”活动实施监督的有效方法。打造司法规范工程,规范司法行为。制定了落实“十项工作规范”的具体措施。以立案收费、庭审听证、诉讼调解、案件合议、文书制作、执行实施、款物交接、涉诉信访等环节为重点环节,完善行为标准和行为规范,严格流程管理,健全监督机制。打造司法管理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切实规范司法审判管理、司法政务管理、司法人事管理,坚持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提高司法管理综合效能。

为推进“示范点”建设向纵深发展,该院还丰富五项创建载体。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载体,端正创建工作指导思想。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认真剖析和解决队伍中存在的工作、学习、作风和廉政方面存在问题。进一步强化干警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公正意识。以司法能力建设为载体,提高创建成效。积极开展“四项能力”培训考核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法官和谐司法能力、着力提高书记员记录能力、着力提高综合部门人员文字写作能力。以学习《法官行为规范(试行)》为载体,促进司法规范。坚持把《法官行为规范》的学习贯彻当作司法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把《法官行为规范》纳入法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使广大法官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创建“信息化示范点”为载体,提升信息化水平。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收集审判质效评估数据和法官业绩考评数据,提高审判工作评估、法官业绩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争创省级文明单位(行业)为载体,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把争创省级文明单位(行业)与示范点建设有机结合,推动文明创建与示范点建设双带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