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2008115,徐州中院院长李后龙到泉山法院调研调解窗口和审判质效工情况,在诉前调解室与调解员进行交谈,了解工作进展情况,随后听取了郝丽英院长有关调解和审判质效指标情况的专题汇报,分别对泉山法院的调解工作室和审判质效指标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在调研的过程中,李后龙院长针对阳光工资的实施,要求院领导要专题研究新的激励机制,严管善待队伍,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提高化解纠纷的能力。尤其是在审理案件时,要树立调解优先原则,积极发挥诉前调解和社会化大调解的作用,全面构建多元化大调解格局,充分借助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在提高审判质效指标方面,李后龙院长在充分肯定了郝丽英院长在汇报中提出的具体对策的同时,要求各庭室、特别是院领导要认真研究案件质效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分析自己有哪些优势,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基层法院,目前案件数量增加很快,质效指标压力大。指标不好,有主、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因此,要求院领导要调整思路、把好关,加强审判流程管理,明确庭长的责任,提高质效指标,切实减少发改率和上诉率,提高调撤率,才能有效地化解纠纷,减少信访,实现“三零法官”(零发改、零投诉、零信访)的目标。

最后,李后龙院长强调,目前距年底只有一个多月时间,突击结案在所难免,但不能以忽视审判质量为代价。要不断完善审判流程管理机制和质评机制,尤其是要通过交叉质评注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加强对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的处理,把纠纷化解机制贯穿于审判全过程。立案前调解是很好的做法,立案把关也是必须的,但要求法官要有敏感性并注意总结,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切实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