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法院,尤其是在作为前沿阵地的人民法庭,审理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类纠纷案件可谓是家常便饭,抬头不见低头见。在我们唐洋法庭,法官们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更加注重把握案件的细节和重要环节,找准症结后对症下药,确保纠纷得到根本解决。

在我的法官职业生涯中,曾经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遇到了一位“酒神”丈夫。离唐洋法庭十多里的村子中有对夫妻,丈夫友强很能吃苦耐劳,干起活来像头牛。俗话说:勤劳致富。近年来,夫妻俩兴办了个养鸡场,家境渐渐富裕起来,然而夫妻俩并未因此而过上幸福的日子。原来友强生性嗜酒如命,竟逐步到了顿顿不可缺少的地步。现在生活衣食无忧后,他更是变本加厉,每每喝得醉醺醺的,并且还有醉酒后殴打妻子的恶习。虽然酒醒后友强也知道懊悔,但只要一沾上酒,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又会原形毕露,对妻子拳脚相加。友强妻常常因此以泪洗面,在一次又一次的身心煎熬下默默地苦苦忍受着。然而,友强的岳父母却再也坐不住了,他们面对女婿束手无策、毫无办法,却又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女儿长期承受这样的痛苦,只好鼓励女儿走上法庭诉讼请求离婚。

接手案件后,我对案情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后发现,这对夫妻的感情其实并未完全破裂。友强除了有酗酒后打老婆的毛病外,其他方面还都不错。友强妻也只是因为无法忍受丈夫的酒后殴打而起诉离婚,并无其他矛盾,也只字未提丈夫有其他任何不是之处。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我暗自决定非得想方设法治好这个“酒神”不可,让他与妻子重归于好,毕竟“宁拆一座庙,不坏一桩亲”。

于是,我找来友强,打算先和他谈谈,了解一下他的想法。来到法庭后,友强一直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坐在一边,一声都不吭。看得出来,这结实的壮汉正为离婚的事儿烦恼着呢。为了打破僵局,我倒了杯水递给友强:“先喝口水吧!说说看,离婚这事,你有什么想法没?”“唉,我也没有办法,离婚的事又不是我能说了算的,难道想不离就一定能不离吗?”听了他的话,我心里有底了,他并没有离婚的打算。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多次把友强找来,一次、两次、三次,苦口婆心地对他进行教育,他的悔意也毫无保留地全都表现出来了。“既然你不愿意离婚,只有一个办法,你必须得戒酒!”这次,我干脆直截了当。“这酒都喝了这么多年,早就成瘾了,我怕一时半会戒不了啊!”提到戒酒,友强似乎下不了决心,显得有些犹豫。“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哪会有什么难得倒的困难!你就这么轻易地被酒给打败了吗?你究竟是要老婆,还是要酒啊?酒能在你生病时照顾你吗?酒能陪伴你一辈子,给你生儿育女,帮你操持家务吗?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我的语气也不再婉转了,一番严肃的话语直说得这牛一般的汉子面红耳赤,把胸脯拍得“当当”响,发誓再也不沾一滴酒。

友强保证改邪归正了,可他的岳父母却还是不依不饶,怕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坚决不同意女儿回婆家。为此,我特地到村子里请来村支书一起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劝他们再给女婿一次机会,让小俩口和好如初。老人抹着眼泪告诉我们,他们也不愿意看着女儿离婚,在农村里,离婚以后一个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只是因为不希望女儿受苦。看来老人的这一关还真不好过,无论如何得说服老人,让他们放心才行呀。最后,我终于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妙招。我让友强当着岳父母的面,将三万元人民币交给村支书,作为不再酗酒的保证金。这样,老人放心了。对友强而言,则又多了个制约的措施。

案子调解了,夫妻俩和好了。为了确保案结事了,我和友强之间还有另一个约定:一年之内,友强每个月到法庭来一趟,告知是否违反保证;而我每个月则会到村里转一转,了解夫妻俩的近况。看到两口子和睦恩爱地在一起忙碌,我开心地笑了,心里乐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