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扬州讯:今年以来,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法院坚持“矫正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辖区内的社区矫正质量。

一是探索分类矫正管理的新模式。该院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类型、人身危险性、再犯罪可能性等多方面因素,把社区矫正对象分为宽松管理、普通管理和严格管理三个等级,采取不同的帮教、矫正措施,以充分体现刑罚个别化的要求。并按照矫正对象实际表现情况,分基本考核、加分、减分三大类进行打分,对矫正对象接受管理、参与矫正活动、违规违纪等情况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对矫正对象分类管理的依据。

二是创建社区矫正志愿者组织。该院从全区的离退休干部、高校教师、律师、在校大学生、村()委会干部、心理医生及企事业单位领导中选聘了30余名专业人员组成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并请来有关社区矫正的专家为其举行相关的讲座。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活动及将要出现的不良心理行为,分别给以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并利用其家庭、社会、单位有利条件,有的放矢进行对症下药,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个性类型,切实掌握其性格特征和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教工作。

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力度。该院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和观摩庭审等活动,引导矫正对象熟悉法律法规、掌握政策形势、知晓道德规范、掌握行为准则,使其在思想上真诚反思悔过,行动上自觉接受改造。并及时组织矫正对象到监狱接受集中教育,实地了解狱内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及监狱管理制度,倾听狱内服刑人员的改造心声,体验监狱的劳动、学习和生活情况,净化其心灵。

四是积极开展社会公益劳动。该院选择区经济开发区、敬老院、公园等地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公益劳动基地,采取不同的方法,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定期参加社区打扫公共卫生、植树造林、保洁绿化、敬老助残等公益劳动。4月中旬,该院组织12名缓刑人员前往西湖敬老院,勉励他们通过为孤寡老人服务来督促他们用汗水洗刷心灵、用爱心回报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