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常州讯:常州武进法院邹区法庭以“三个至上”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这一主题,积极探索新方法,不断推出新举措,努力构建司法规范化建设长效机制,全面实现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新突破。

一是大力确保规范化建设新拓展。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将司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每个干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等现代法治理念,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院党委大力支持下,拨款100余万元对法庭进行了改建整修,庭容庭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审判区、办公区、生活区的相对分离,大中小审判庭、接待室、活动室、会议室、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远程立案”、“电子签章”全面落实到位,为规范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强势提升规范化建设新水平。认真制定三年司法规范化建设规划,将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张榜公布,供全庭同志对照执行,请社会各界监督落实。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构建速裁机制。2004年在全院率先成立“速裁组”,充分运用简便、快捷的审判方式,努力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工作效率,三个月内结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实行审判员轮流接待制度,加大案件审查力度,严把立案关,注重案件质量检查,每月进行审判员之间互查,对查出的问题,责令承办人及时纠正,严把质量关,加强诉讼引导、法律释明、判后答疑,严把息诉关;完善规范执行机制,注重执行程序公开化、执行行为规范化,执行措施人性化,最大限度兑现生效法律文书。2005年以来,每年办结各类案件均在1600件以上,审判人员年均结案数超过200件,执行人员结案数超120件,上诉案件无发回重审,无重大改判。

三是全面彰显规范化建设新成效。提高服务大局能力,主动融入辖区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大局,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综合协调,积极运用法律手段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2006年以来,共参与如常州豪爵摩托车厂投资征地拆迁等重大纠纷协调27件次。创新司法便民举措推行法官速裁机制,实现案件随到随立、随到随调、随办随结;大力推行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当事人家门口,方便当事人诉讼;开展司法救助,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加强涉诉信访,制定接待处理来信来访经常化制度,着力解决信访难题;提升队伍综合素质,通过疑难案件研讨、岗位技术练兵、庭审观摩、法律文书评比、调解经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法官庭审驾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法律适用能力、调解协调能力及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的能力,使年轻法官在丰富的基层司法实践中得到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