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法院三项措施破解“缠访、闹访”难题
作者:武加庆 发布时间:2008-11-03 浏览次数:715
本网徐州讯:邳州法院认真贯彻和谐司法、和谐信访的理念,以“接访”技巧、“处访”网络和“息访”艺术为着力点,严格落实“四定一包”领导责任制,整合力量,强化措施,有效破解缠访、闹访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接访技巧把握有理有节。坚持“原则统筹、区别对待、把握技巧”的接访要求,以端正态度为切入点,对缠访、闹访者做到听诉有耐心,接访有诚意,坚持干部群众一样对待,有理无理一样接待,来信来访一样负责,不以“请示”来回避,不以“报告”来敷衍,不以“研究”来推诿。对同一问题多次缠访、闹访的,把握接访尺度,摸清真实心态,保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找到利益平衡点,促使思想转变,引导当事人用合法方式表达诉求。
二是处访网络善抓内外互动。按照“法院管稳定、地方管稳控”的原则,在认真履行职能的基础上,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为重点,完善内外互动的信访协调网络。在外部以人大法工委、政府信访部门、村(居)基层组织、邻里家庭成员为四大层面,构筑合力息诉的联动网络。对已经给出明确答复仍然缠访、闹访的,加强与外部网络的信息沟通,建立与有关部门、组织的会办、协办机制。在主要矛盾的处置上,坚持司法作风转变,由群众“上访”变为法官“下访”,以“拉家常”的方式与信访群众交流沟通,最大限度降低信访群众对法律和法官的抵触,达到息诉罢访的最终目的。
三是息访艺术突出三大环节。讲究“知彼”艺术,建立缠访、闹访案件台帐,查阅群众反映的信访材料和案件卷宗,客观全面了解情况;加强与基层组织的联络,掌握当事人详细情况和信访背景,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讲究“交心”艺术,创造与当事人沟通的“无干扰”氛围,感同身受地倾听群众的诉说,发掘其来访的真实目的,实现与群众的情感、思想的“零”距离沟通。讲究“迂回”艺术,针对当事人年龄、职业、背景、修养等不同情况,注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疏导、判后答疑工作,让信访群众了解法院判决的依据和理由,进而息诉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