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金湖法院对当前影响法院科学发展的司法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具体表现为:

一是队伍总体素质有待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该院通过深入开展队伍集中整治活动,认真排查当前法官队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法官的司法理念与践行“三个至上”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党性观念、大局意识不强,存有单纯业务观念;法官司法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老法官凭经验办案,年轻法官唯书本审判,导致极少数案件裁判不公,极少数法官司法不廉洁,司法公信力不高;队伍人才保障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基层法院人员缺编严重、断层疏失、引进困难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目前,该院30周岁以下的年轻干警没有1人具有审判职称,也没有1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人才兴院战略实施困难丛丛。

二是案多人少矛盾有待化解。由于诉讼收费标准降低、民事案件受案标的额提高、宏观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原因,导致案件数量争剧增加,其中少数疑难复杂、社会影响大及新类型案件的审判执行难度加大。该院前三季度收结案数均比去年同期上升100%,超去年全年40%,民事法官人均结案超过百件,办案最多的超过300件,而法官数量并未增加,多数法官工作高负荷运转,加之审判绩效考核更加细化,更加严格,生理、心理承受压力与日俱增,直接影响了公正高效司法。

三是机制体制改革有待突破。法院工作、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约了法院整体工作的推进。表现在注重审判质效各项考核指标的设置及权重,对总体指标反映的审判运行态势分析较为粗浅,审判管理工作有待加强;突出法官办案指标数据、质量效率的考核,对全面客观反映法官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较为主观,法官绩效考核机制有待完善;受地方财政及基建陈债制约,落实经费基本保障还较为困难,办公办案经费十分紧张,司法保障机制建设有待创新;法院工作体制改革有待突破,各类案件总量差距悬殊审监职能的弱化,使司法功能面临严峻考验,审判资源需要进一步合理配置,“执行难”仍是社会各界反响较大的问题。

四是司法为民措施有待改进。面对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广大法官从思想感情、工作方法和实际效果上还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法官工作作风粗浮、司法行为不文明、不规范,影响了法院法官的形象。少数法官办案追求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忽视司法效果、司法和谐,调解工作不到位,案结事不了,难以达到和谐司法的目的。该院唯一派出法庭管辖93农场,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少数场镇群众到法庭诉讼不如到县城方便,司法便民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法庭干警补助较少,职级没有相应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民法庭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五是执法办案环境有待优化。大量矛盾纠纷涌向法院,各种干扰纷至而来。特别是在办理涉及全县城市建设、土地征用补偿、经济开发区企业、群体纠纷等案件时,既要公正执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要服务发展,平衡各方利益,处之不慎,即会遭自多方批评指责。社会各界及当事人普遍尊重法律、服从裁判意识还不够,少数当事人不通过正当途径反映诉求,而是不断重访缠访,司法权威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