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盐城讯:当民事纠纷闹上公堂时,滨海法院的立案法官会告诉你一种解决纠纷的新方式??诉前调解,如果纠纷双方同意,案件就委托给立案大厅边上的诉前调解服务中心,由在职法官和退休资深法官及人民调解员出任“和事老”,进行免费调解。据统计,20071019日,由滨海法院与滨海司法局共同设立的本市首家“诉前调解服务中心”在滨海法院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当地群众发生纠纷时要求到调解中心调解的达7成以上。”

为了方便快捷地解决社会矛盾,向群众提供低廉成本处理纠纷的途径,减少信访案件,滨海法院与县司法局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决定联合成立“诉前调解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配备富有调解工作经验的法官3名、退休法官2名,并聘请数名兼职调解员。中心遵循当事人自愿、简易便捷、灵活调处、义务服务、保密等五项原则。对小额借贷、相邻关系、改变抚养、解除收养、邻里损害赔偿等八大类案件进入诉前免费调解。并实施即时调解、现场调解、上门调解、电话调解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裁判的良性互动。更好的发挥人民调解作为“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诉前调解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成功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近2000件,今年110月我院民商事案件调撤率为81.06%,同比上升10.33%,同时也大大减轻了执行工作的压力,同时也受到了当在群众的一致好评。调解中心为何受到群众的欢迎:一是求助方便。来中心求助的人员大多是一些普通群众以及部分经商或打工人员,他们大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家庭婚姻、子女赡养等矛盾纠纷,快捷化解纷争是他们最迫切的愿望。调解中心没有任何繁杂的“入门”规约,短则几分钟的时间就把纠纷化解了。笔者在现场看到退休老法官于正友不到两个小时就调处了4件邻里纠纷,一位农民欣喜地说:“老法官没架子、没脾气,事情处理得干净,我们心里痛快”;二是免收费用。经过当地媒体多次报道,农民们知道县城有一个免费解决纠纷的好去处,有难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到调解中心;三是息事宁人。接待室营造了人文和谐的场景,双方同坐在圆桌旁,中心的工作人员则通过非诉讼手段,顾及了矛盾双方的“面子”,使纠纷容易及时得以了结。

从事调解工作的退休法官于正友说:“虽然调解结案需要大量的精力,需要耐心、热心、恒心、诚心和公心,需要社会经验和心理学知识,但看到当事人握手言和、案件得以案结事了,矛盾得以充分化解,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这才是审理案件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调解最能有效地平息邻里之争、家庭矛盾和社会纠纷,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目前,“调解”两字已贯穿于滨海法院民事审判的全过程,有效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滨海法院还在酝酿各行业协会共同参与调解的机制,努力构建“多元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大调解格局”,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平安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