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淮安讯:党的十七届三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对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金湖法院在组织干警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当前法院和谐司法压力更加凸显、案多人少矛盾更加突出,司法保障形势更加严峻等重难点课题,围绕大学习大讨论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按照“三个至上”的基本要求,立足新起点、谋划新思路,积极推进工作机制改革,促进法院工作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法院配置结构,着力化解案多人少矛盾。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入,案件数量急剧增加的发展态势,该院立足现有资源,在激发内在动力,提高法官队伍素质的同时,创新机制,优化配置,积极推行集中开庭合议,创新立案速裁、立案调解、立案快速送达机制,尽可能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况下,精简法官工作量。在人员配置上,一方面在积极争取编制的同时,增加合同制辅助人员,使法官逐步减少辅助性工作。另一方面组织具有审判职称的综合部门人员与业务庭挂钩办案,在相对固定集中的时间,作为合议成员参加开庭合议,保证各方工作的衔接有序。其次,将固定类型案件分流至有余力的部门,将案件进行合理调配,效果比较明显。1-9月份,该院审结各类案件4000余件,同比上升159.57%,各类案件质效指标始终保持全市法院领先地位,呈现出“高调解、高效率、低上诉、低投诉”的良好态势。

二是规范涉诉信访举报机制,着力解决重信重访工作。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对法院而言,应该说涉诉信访稳定和重信重访化解工作,这是法官审理每起案件过程中必先思考的重点问题,而信访举报工作是化解重信重访第一道关口,该院在建立规范答复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信访举报件的特点,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坚持从纠案到查人,从查人到纠案两种处理模式,对于案件可能存在枉法裁判、执行等信访件,经查认定有错案的,查找原因,既追究审判人员的个人责任,又追究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的连带责任。对一些明显存在贪污、受贿或违反程序等信访案件,直接追究审判人责任,并对案件重点评查,决定是否纠案处理,真正实现从查人到纠案和纠案到查人的结合,尽可能从源头上堵住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至目前为止,该院共办理来信来访56件次,比去年同期减少18件次,而涉诉信访案件只有5件,未发生进京赴省上访或越级信访问题,实现了涉诉信访息诉率和重点信访稳控率均达100%

三是主动开拓服务大局空间,充分发挥司法保障职能。独立审判是法院参与和服务大局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而“不告不理“是法院被动服务大局的一个鲜明特点,不少法官很少考虑如何主动服务大局的问题。基于此,金湖法院在规范审判流程管理、审判质效管理、执行工作管理、公开排期开庭、审限跟踪和超期预警等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五联挂活动”;建立“文明诉讼调解窗口”;选派26名股级干部担任农村平安、法治建设指导员。以突出服务开发区、服务新农村、服务社区、服务校园、服务城市化建设为重点,围绕法制宣传、三城同创、清财化债和班子帮扶、为民办实事等服务性工作,通过开设巡回法庭,积极开展审务进乡镇、法律服务进部门、审判服务进企业、普法进社区、送法进校园等活动,努力把审判工作与各镇“大调解”机制相对接,把司法审判与依法治县、依法行政相对接,把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与依法治企相对接,依法支持城市改造拆迁工作、农村清财化债工作和依法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努力开拓主动服务大局的空间,使法院工作更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年该院被地方党委政府先后表彰为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和先进执法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