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有不经意的瞬间让人心头一暖,足以久久感怀。晚上躺在床上,白天发生的场景还在脑海中一幕幕清晰呈现,犹如就在眼前。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工作日,我在乡下忙于执行案件,日照当头,接近晌午,正当我准备上车返程时。一个身影往警车边靠了近来,一位农村妇女手里拎着个篮子冲到我面前:“张法官,好巧啊,恰好碰到你在我村执行,这是我自己喂的草鸡下的一茬土鸡蛋,请你尝尝鲜!”我定睛一看,这位农村妇女不是别人,正是我去年刚办结的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李老汉的老伴徐大妈。

  “徐大妈,好啊”,我顺势和她打招呼。“张法官,老李的身体恢复的不错,已经能打零工谋点生计,我现在生活有了着落,这都得感谢你啊,感谢法院,知道你们内部有规定,这一篮子鸡蛋不值几个钱,求你务必收下,就当给小孩补充营养!”我赶紧拉着徐大妈的手回话道:“事情圆满解决了就好,徐大妈,这些鸡蛋你还是留着给老李吃,补补身子”。在我的坚持婉拒下,老人眼里噙着泪水默默地收回了篮子。

  虽案件微小,只言片语之中皆可感知法治之光点亮她们全家生活的希望,在场的书记员、司机都为我鼓起了掌。车子驶离村庄后,她的身影渐行渐远,依稀能看到她瘦弱的个头、花白的头发,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的皱纹。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那种小小的成就感、幸福感随之而来,一股暖流遍布全身。

  时间还要回到三年前,那一年,徐大妈的丈夫跟着包工头做建筑工不慎摔伤,后经法院判决,包工头应赔付16万元。案件分到我手上不久,徐大妈就急慌慌地从乡下坐车来到法院,非要见上我一面。接待室里,我耐心地听她讲述,“这笔赔偿款你一定得帮我们讨到,家里全指望它救急”。说着说着,她的声音早已哽咽,突然“扑通”一声跪下,那一年我才27岁,年逾半百的徐大妈的下跪让我如何承受的起,我慌忙将她搀起。家里顶梁柱倒了,这对一个普通的打工家庭意味着什么,这份难处寸心可知,从她断断续续的陈述中,我能理解她们家庭的困境,他的无助让我心头一酸。后期执行的结果也算顺利,经过几番协调,包工头在我义正辞严地督促下分三年给付了全部案款。

  是夜,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在思考我们工作的价值。司法是社会性工作,重要意义莫不是合乎人性、尊重人格、体现人道、体恤人情、保障人权,进而来实现社会正义。“一叠叠卷宗的背后,都是一双双渴求帮助的眼睛。”法院是群众伸张正义的地方,法官职业背负着百姓的深切厚望。人民群众对法官的这种职业总是充满着理想与激情,充满着一种期待、一种渴望。给予人间疾苦以及时救济,这是司法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史经验表明: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坚持司法的人民性,司法制度才会有无限的生机活力;反之,偏离司法的人民性,司法工作就会陷入困境和险途。人民法官当秉承天职良心,俯下身子,用尽自己心力去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尼采所言,“我的内心就像树一样,树越是向往高处的光亮,它的根就越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的深处。”

  德国法学家耶林有一句名言:“法是不断的努力。但这不单是国家权力的,而是所有国民的努力。”就强制执行而言,一个案件胜诉后,如果不能执行到应得的利益,在一般当事人看来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意义。有些情况下司法能做到,有些情况下在法律框架内司法难以做到。但在这能与不能之间,我们法官应该释放最大限度的诚意、最大限度的善意和最大限度的努力,就如这一篮沉甸甸的草鸡蛋,透着浓浓的泥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