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耐心倾听解民忧 半日化解一年仇
作者:赵建峰 发布时间:2011-12-19 浏览次数:287
当事人因为不满纠纷的解决,已经到访过县市两级公安局。县公安局指定了专人负责,同时辖区派出所为当事人指派了律师。尽管如此当事人是还明确表示只要处理不满意,她还会继续上访。这样一起令众人头疼的案件今日起诉到了如东县人民法院。
原来2011年2月19日,如东外来媳李某的叔叔顾某因为田亩纠纷和李某一家发生纠纷。本来就是亲戚,加上矛盾也不大,通过沟通完全可以解决。但李某的叔叔顾某脾气暴躁,第二天来到李某的田间折了李某家的桑树条。起床后的李某见此情景气不过与顾某产生了言语冲突,进而两人发生了厮打。李某在打架中受伤,后住院治疗一个星期,花费医疗费3700余元。出院后,接到报警的公安对两人依法进行了处罚,分别处以了5天的行政拘留。李某接受处罚完毕后,一直找叔叔顾某赔付医药费,但始终未果。同时,她对于公安机关对她作出的拘留决定也想不通,认为自己是受害人,都受伤住院了还要被拘留是没有道理的,是欺负她外地人。因为这些原因,从2月份到现在,李某不断找相关部门负责人,要求合理解决她的问题。公安部门考虑到几次调处都未能达成当事人满意的想法,遂为李某指派了律师,协助李某进行诉讼事宜。
如东法院受理该案后查明,原来不管是李某还是顾某心中都有着“一股气”。顾某认为是李某家侵占田亩的事实在先,所以不会赔付任何费用。李某认为自己是被打的受害人,是外地人,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大家都欺负她。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肯作出让步。承办法官张小百认识到该案事实清楚,如果依法判决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问题是判决后原告会认为判决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起诉请求必然难以平息她心中的不满,结案后仍然会走上上访的路。而被告顾某因为是判决承担也难以服从判决。考虑到这些因素,张小百法官没有直接通知开庭,而是约了两位当事人到法庭“喝茶聊聊案情”。八点半的时候被告顾某首先到了法庭。张法官给顾某泡上了茶,并询问顾某事情经过。顾某一上来就大谈他没错,他不会给一分钱。张法官没有急于和顾某争辩,而是问顾某茶怎么样,是不是好喝。顾某心中的戒心一下子放下不少。紧接着,张法官就问顾某叔侄两家平日关系如何。张某滔滔打开了话匣子,说平日是如何如何之好,他做长辈的是如何如何关照他们。乘此之机,张法官提出李某作为他的侄媳因他殴打受伤住院,做长辈应尽的义务等。顾某听到此惭愧的低下了头。在张法官给顾某再次续茶时,顾某终于低着头说:“法官,我都听你的。我会为自己做的事负责的。”不一会,也就是十点左右,原告李某也来到了法庭。张法官将李某安排了在另外一间办公室。当张法官给李某泡茶时,李某激动的半天不愿意坐下去。她说自己是个外地人,也没读什么书,就觉得大家都欺负她。但是张法官和别人不一样,看得起她。张小百法官遂问起李某情况,问她从外地来如东这么些年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家,小孩多大了,读书怎么样等。李某是个特别感性的人,提到这些话题多次落下了眼泪。最终,张小百法官将话题转回了这次的案情。李某说自己是受害人,被拘留的事拘都拘了,也就算了。但是住院费、医药费3700余元是一定要的,其他希望张法官给她做主。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工作就好做多了。张法官遂安排两人见面,达成了一致的协议。李某表示不会再去上访了,而张某则说自己以后会好好做一个长辈。至此,一件使亲人仇恨将近一年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