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车夫”
作者:张明广 发布时间:2008-08-27 浏览次数:1954
“岁月是一个大课堂,让一个败诉的当事人能够理解法官的良苦用心,我真是十分欣慰。”
这是我日记里的一句话,当再次看到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我在苏州的一次偶遇。
那是一个酷热的雨季,我乘车从滨海来到苏州,急着要去法学院参加一个法学论文研讨会。
“怎么连打个的都这么难?”
天空下着恼人的小雨,我在苏州车站的站台上等了好半天,就是打不到的。
正当我无计可施的时候,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我的跟前,车窗摇开,驾驶员冲我打个招呼:“您是张法官吗?”
“一定认错人了,”我想,因为这个城市里好象没有我熟悉的人,虽然面熟,可记不太清楚。
“我是李元,您是我案件的主审法官啊。”听了他这句话,我记起来了,这个李元,是1年前我审理的一起经济纠纷案件的原告,因为证据不足,被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没有想到,短短的时间里,他竟然在苏州发展得有模有样了。
真是谢天谢地,亏得他还认识我,解了我的大难题,虽然没有等到出租车,但还好可以坐李元的车赶场,不会迟到了,我暗自庆幸。
李元是个健谈的人,当时他诙谐的称自己“车夫”,“请法官关照关照车夫”。案件在处理的时候,我最终查明了原被告之间有业务往来,但是李元义气很重,在业务往来上什么法律手续也没有,官司本身是很简单,李元没有证据,败诉了。因为看李元情绪的激动,我放弃了午休,在办公室里和他谈了好多,最后平息了他的火气。
我从记忆里回到眼前,车已开出好远,李元熟门熟路,带我直奔干将东路。
看得出,今天的李元很是激动,他说亏得当年那官司给的一个教训,后来又听了法官的指点,逐步把生意做大了,现在经营了一个公司,还专门聘请了律师做法律顾问呢。“我得好好谢谢您,要不是您在判决书发下来以后还多次的和我做解释,讲了好多的道理,我还不知要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呢。现在我还是车夫,不过,我可是开着咱的私家车,是自己的车夫了。”
下车时,我认真的向他道了谢,可是李元居然害羞的脸红了,还说要等我散会来接我到他家里去好好招待。
望着这个昔日的“小车夫”,我若有所思:法律不是万能的,不可能给每一个人都带来绝对的满意,但是如果一个法官多点耐心,多给当事人说两句话,似乎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但效果就一定不一样,往往在他们的心里可以留下善良和感恩的种子。
眼前不分明就是一个知道感恩的“车夫”么?(文中人物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