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就在前方?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作者:苗新 发布时间:2008-07-22 浏览次数:1647
坐在宽敞的办公室等待清晨微熏的阳光闯入,此刻的温暖虽甜蜜而安心,却不能让人忘记过往的艰难与苦涩,那些泛黄的记忆反而更加刻骨铭心。
十年之前,在县城城边的一小块地方,坐落着睢宁县人民法院,虽简朴至极拥挤不堪,我们热情不减,挥放青春的力量舞动司法改革的旗帜,社会主义司法道路越走越宽,且看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我们注意要与时俱进的审理信用证诈骗等新型案件,适应时代的巨变,需要我们扬帆勇敢迎前。
二十年前,院里仅有的一辆绿吉普,仅供领导去外地开会使用,平时送达、执行都是骑脚踏车,走尘世路。辛苦,却意兴阑珊,家乡的每一份变化尽收眼底,外面世界每一份感动自存心间。
三十年前,奔走于田间地头,穿梭在古道西边,到处可以是“办公室”,随时接受案件,当时并没有民事诉讼法,仅仅依靠七九年《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充当着实际的法典的角色,虽然我们拥有巨大的裁量权却闻所未闻其本身,虽然我们身为法律人却基本上用政策指导案件审判。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边不亮东边亮,船到桥头自然直。春天我们继续走在法治的最前线,秋天我们依然清扫人间的沉冤,正义永恒不变,改变的是形式的侧面。我们审理的案件数节节攀升,收取的诉讼费用却保持低水平,这不仅使小城普通居民农民消除了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纠纷的顾虑,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正义门槛。人们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社会上丰富的法律服务也解决不少人的燃眉之急,改革还向更深入发展,个人可以开办律师事务所,诉辩交易也被实践默许等等,面对改变,我们没有措手不及慌不择路,即使出现了问题我们团结在一起,有困难一起解决,及时纠正错误,不要问我司法独立怎么办,司法独立不是让法官独自擅断或一言堂,司法独立是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树立起一道平等的墙,你看,政府部门负责人也派人到庭,行政相对人虽然时有胜负,也心服口服。不用再惊诧当事人拿着法典跟你辩论,每个人都有拿起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的权利,法律主义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培养,只要人民相信法律,我们就什么都不怕,原来法律主义才是司法的真正武器。改变还在我们的办公桌上,信息化办公使得司法统一更容易实现,地区之间,上下级法院之间贯彻法律的方法更统一了,对法律正义的认识更统一了,人民对法律正义的认识也自然统一了,你不用再为地区司法判决结果不同而殚精竭虑规避管辖,财产若在我们这里,也放心交给我们执行吧,即使你的判决书要不远千里赶过来,保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改变还在于从干部到公仆再到法律义工,人民法院的干警走下来让你看到一张普通的脸,虽说正义是张普洛休斯的脸,可是告诉你,它再变也离不开现实生活柴米油盐,战斗在司法战线最前沿,以一个普通人最真诚的内心去认定事实与证据,必须懂得人民疾苦也需要普通的视线。司法服务大局的口号化为每个睢宁县人民法院干警的真心誓言、真情告白,案件数量的增多,卷宗摞了一摞一摞,案件日趋复杂,我们却几十年如一日,知识在实践中逐渐自我摸索提高,也许我们还不能让所有走进法院的老百姓满意,也许我们的业务水平永远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司法公正的需求,但我们应该自信:每个恪尽职守的干警都依然是真心英雄。把人民对司法的高要求化为自我提高的动力,以身作则,以人民群众和党的事业为重,深知地区发展之要义,深刻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再苦再累又如何,只要我们坚信法治就在前方,未来需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当青春已老,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法治路上有我铺的一块砖,有你撒下的一滴汗,然后相视而笑,看到远处的夕阳边那盏新月预示还会有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