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无锡滨湖法院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近日,该院与区妇联联合出台了《关于委托、邀请妇联组织和特邀调解员调解婚姻家庭类纠纷的实施意见》,从三个层面拓展了诉调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一是健全网络,实现了组织机构的对接。该院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一名副院长为负责人,设立了联络人,从民一庭和法庭抽调了专业审判人员,保证了诉调对接工作的经常性。通过整合调解资源和妇联调解资源,积极发掘、选聘、培养特邀调解员,扩大调解队伍,建立全区范围内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组织网络。规范特邀调解员的任免管理制度,12名品德好、责任心强、熟悉法律、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和调解工作经验的基层妇联女干部通过遴选担任了特邀调解员,专门参与该类案件的调解工作。

二是拓宽领域,实现了具体内容的对接。《意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出发,要求区法院对区各级妇联组织反映的涉及妇女权益的案件应予以重点关注,并妥善处理;妇联在调处涉及婚姻家庭问题纠纷时,应当主动向区法院进行法律咨询,及时通报情况,沟通信息,以确保各自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加大委托邀请力度,在提高调解效果上下功夫。一方面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调解自主性,积极运用妇联组织的优势化解纠纷,另一方面法院适时了解调解进展情况,给予必要的配合和协助,以实现调解成功率在现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三是完善制度,实现了工作机制的对接。着力健全诉调对接的各项长效工作机制,具体表现在:工作衔接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指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以组织培训、发放资料、组织观摩和交流研讨等方式积极做好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指导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将诉调对接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与审判人员的岗位目标考核和审判业绩考核挂起钩来,定期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和调解员给予表彰,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推动诉调对接工作的深入开展;联动调解机制进一步创新,将委托、邀请调解与法庭、巡回审判点建设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