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乃是人民法院大张旗鼓、撸袖大干之年。

  解民忧、止纷争、促和谐,看担当笃定共识。然而,能否保证有担当能力者大显身手?笔者认为:法院应在三方面作出担当。

  要为一身虎胆敢于亮剑者点赞。“执行难”被称之当今“第一难”。多年来一直受市场主体信息不够公开,债务人资产状况不够透明以及国家尚未制定专门民事强制执行法等因素的制约,人民法院执行难、难执行已成不争事实。然而,位于法院执行一线的执行法官背负重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人格受到侮辱、人身权利受到践踏时,临危不惧敢于亮剑,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极大地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对此,法院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亮剑的担当者点赞,对他们敢于向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予以褒奖,亦可借助内外网络平台,向社会各界“晒”出他们的壮举和业绩,让人们崇敬执行法官,为他们一身正气喝彩。在此同时,可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讲好执行“故事”,适时组织关乎民生的执行会战,展示执行法官的执法风采和人格魅力,以增近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执行法官的亲近感、认同感和信服感。实实在在为担当者点赞,就能有效激励一线执行法官昂首迎风霜,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就能凝聚起社会各方同心协作的磅礴力量,力促执行难实现从根本上得到好转,让人民群众深切体认司法温暖就在身旁。

  要为迎难而上定纷者撑腰。以东部沿海某市法院2016年民商事审判为例,全年审理民商事案件近7万余件,同比增长2.85%,民商事法官人均办案超200件的大有人在,基层人民法庭的干警更是超负荷运转,“五加二”“白加黑”可谓家常便饭。面对艰辛与劳碌,法官们都是以苦为乐,日复一日默默地坚守,审结一件又一件的涉诉纠纷,为千家万户送去福祉。殊不知,民商事法官在日常办案当中,并非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锤定音的象征,恰恰是外人难以体会的另一种滋味,案件当事人无端的发难、纠缠和莫须有的指责,可谓是习以为常、家常便饭。对此,法院领导应及时走进他们的心海,悉心听取他们深藏在心中的委屈与苦水,对根本是子虚乌有的诽谤和诬陷,要及时给予有力的回击,要为他们撑腰,还其清白,让他们第一时间感到身边有靠山,心中有依托,审判不孤单。反之,当他们面临困惑及压力时,不能满腔热情给他们支撑,想方设法为他们排除后顾之忧,不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很难使他们从内心享有从法的自尊和荣光。唯有敬重法官、爱护法官,人民法院就会有无数个“宋鱼水式”的好法官挺立在司法最前沿,甘心情愿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无怨无悔拼博在法治蓝天里。

  要给敢向歪风邪气作斗争者壮胆。当前法院司法改革进入攻坚期,审判权运行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各种不良风气无时不刻在侵蚀着法官的肌体。歪风邪气是腐蚀剂,伤的是社会风气,害的是法治事业。因此,法院要坚决支持敢于对歪风邪气大胆抵制的法官,让清正廉洁的法官“吃香”、有“奔头”。不少法院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将一些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度政治定力,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法官放在关键岗位上,由其担负“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让其成为条线上的“标志性”人物,并对他们不信邪恶、勇于抵制“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的举止,理直气壮给予支持和壮胆,时刻保持其虎虎生威、恪尽职守。不少法院还设立“法官示范岗”,将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优秀共产党员法官放在“热点”岗位上,通过他们的表率作用,规范廉洁司法,让百姓放心满意。除此以外,定期开展“最美最廉法官”评选活动,让一批清正廉洁的好法官走进公众视野,成为辖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大事难事看担当。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各级 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法院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就能集聚正能量,力助胸存大志者在司法征程中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