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徐州讯:近年来,云龙法院以法院文化建设为立足点,精心组织、循序渐进,建立健全司法规范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法院工作的全面发展。该院先后被评为全区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调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集体、全省人民满意法院、被省高院记集体一等功一次。

一、强化法官职业意识,提高职业道德。一是该院作为全国法官职业化改革试点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法官职业化改革实施意见》,强调法官要认真学习《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职业道德强化法官职业素养。二是在规范司法行为长效机制中,把内容较多的法官行为规范,简化为“四字歌”使之易学易记,对法官审判言行,明确规范,严格要求,以确立共同的行为准则,引导法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三是通过向法官发放读书卡、举办法官讲坛、与青年法官座谈交流审判心得、选派法官参加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班和各种审判业务研讨会,鼓励干警结合审判搞调研。

二、建章立制,规范审判管理秩序。一是对以往的制度、规定进行全面修订、整理、完善,按照队伍建设、审判业务、行政管理进行分类汇编,形成《规章制度汇编》,印发给干警,人手一册,使大家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同时为保证制度的落实,强调中层干部“一岗双责”,制度的执行监督部门严格检查干警落实制度情况,及时奖惩,在全院形成办案讲法律、办公讲秩序,做事讲规矩的规范意识。二是建立了一套基本符合法官审判职业特点、适应审判工作规律的审判质量和效率以及法官评价体系,以强化干警司法行为意识,培养干警注重司法礼仪、追求公正效率、讲究调解艺术、适用法律准确、制作法律文书精心等文化素养。三是建立健全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贯彻审判公开,落实人大代表旁听、人民陪审员参审等制度,同时加强审判信息公开,制定了《庭审考核办法》、《法律文书评比办法》、《审判监督办法》、《岗位记分考核办法》等规范文件,提高了审判质量和效率,使管理考核更具均等性、科学性、规范性。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约束法官业内外活动。一是建立法官职业监督保障制度,认真执行一系列廉政制度,落实“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不必为”的反腐倡廉机制。二是加强领导示范作用推动,每年党组公布廉政承诺书、院长与中层干部签订廉政责任状,发挥领导在党风廉政上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建立干警廉政电子档案,强化干警廉洁自律意识。四是积极开展廉政系列文化活动,先后开展“算好七笔帐,做清正廉洁好法官”活动,创建“廉洁法院”暨“七慎”教育,举办反腐倡廉报告会、观看正反典型录像、撰写学习心得笔记、廉政征文、召开干警家属廉政座谈会、廉政签名向社会承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警钟长鸣,筑牢廉政堤坝。

四、树立现代司法理念,打造法官行为文化。该院在规范司法行为建设中,一是通过学习讨论、在本院网络开设“云法论坛”、举办“和谐诉讼”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强化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引导、熏陶和认知,促使干警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发扬司法民主、更新司法理念、加强司法文明、履行司法职责、促进司法规范”。二是通过向全国先进法官宋鱼水和本院优秀法官等先进典型的学习,带动和影响法官群体,使他们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提升,公平正义意识深化,司法为民意识强化。三是按照司法为民,案结事了的要求,在审判中,出台便民、利民、亲民服务措施,为弱势群体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将调解贯穿民事诉讼全过程,建立“人民调解窗口”,进行诉前调解,实行“诉调对接”,作好与社会调解的衔接,提高调解率,减少了社会矛盾冲突,努力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形象公正的统一。

五、以人为本,创新柔性管理制度。一是改变过去管理方式,实行柔性管理,体现人性化,将“从严治警”改为“从严管警”,一字之差,体现理念的变化。过去的“治”带有整治的意思,组织对个体是一种俯视,带有主观上不信任,是领导治理法院、法官。而“管”是遵循审判规律,根据本院情况的变化,理顺约束的意思,组织为干警行为划一道是非红线,只要干警自觉遵守,不出红线,就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为法院审判和建设服务,体现了对干警的尊重和关怀,在干警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将领导和干警关系拉近,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理顺。二是积极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坚持每年为干警进行一次体检、健康讲座、举办一次健身运动会,每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干警举办一次集体生日餐,同时争取财政支持,落实审判法官补贴,为干警家庭开通互联网、购买读书卡,激发了干警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工作热情。三是将柔性工作方式延伸到审判工作中,提出“人性化审判”,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以温情、温和、温暖的工作方式审理案件,向当事人灌输“和为贵”善良习俗文化,消除矛盾,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促进司法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