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听众
作者:曹猛 发布时间:2008-03-31 浏览次数:1660
自打父亲走后,母亲很是孤独。我们想方设法地陪伴她老人家,却无法驱走她心中深重的寂寞。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的父亲。
先前,白天总是忙于办案,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轻松愉快之中,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等母亲做完家务,时间就不早了,我便常常钻进那间属于自己的“领地”里,独自漫游在书的海洋里。偶尔看不见去书时,会听到父母在隔壁絮絮叨叨地拉着家常,父亲会不时地插上几句,两人有说有笑,日子似乎过得平平淡淡。那时,我还不能体会像他们这种相儒以沫的平实生活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幸福,我常被书中描绘的浪漫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以为那才是真正的爱情。直到病魔无情地带走了父亲,没有了老伴的母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我才意识到曾经拥有的家庭幸福是多么的珍贵。
父亲刚去世时,我清理了手中的案件,请了半个月的假,寸步不离母亲左右。一家人很少说话,巨大的悲痛弥漫在家中的每一寸空间里。母亲不言不语,只是不停地干活。我们想了许多安慰她的话,可未及开口,自己先已泪流满面。假期结束,得上班了,临出门,母亲开了口,她告诉我不要担心,她能撑得住,还叮嘱我路上慢点儿骑车。听着母亲的话,我心里难受极了。其实,此时最需要安慰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却把悲伤藏进了心里。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竟然不知道该对母亲说什么好。
始后,我变得十分恋家,外边的各种应酬,能推的则推,能不去的尽量不去。以前常因加班两三天不回家。可自从父亲走后,家仿佛有一种巨大的魔力,时刻吸引着我,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我总会准时回家。我知道那是因为深深的牵挂。母亲也习惯了在我回家必经的小河边等我。到家后,她一边忙不迭地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向我唠叨着白天的见闻。其实能有什么事呢,白天母亲一人在家,除去侍弄那个曾被父亲戏称为庭院经济的菜园,她很少出门,偶尔邻居来家串串门,但大家似乎都忙,串门的机会很少。
母亲一个人在家自然是寂寞的。回到家里,我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听母亲说话,每当目光接触到母亲温柔的眼睛时,我就想到父亲以前说过的话:学会做一名听众,这是做人的艺术。于是,我偿试着做母亲的忠实听众。以前父母也经常唠叨,但那时我常常只顾及自己,心情不好时还会对他们的唠叨表现得很不耐烦,现在想听父亲的唠叨,可他已经永远不能再开口了。我怀着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听母亲讲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之类的家务事,虽然琐碎、零乱,但听来亲切、温暖。偶尔我也给母亲讲单位的事,但多数是听母亲讲,我微笑着听。母亲似乎也乐此不疲,她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述她年轻时的经历,讲我童年的一些趣事,讲我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因家里穷未能养大,我是她和父亲的第四个孩子,生我时,父亲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模样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母亲说这些话时,自然而然地就沉入了对往昔的回忆,那神情里流露的温柔与幸福让我感到一阵阵的心痛。
在母亲的唠叨中,在我耐心的倾听中,我发现母亲慢慢地变得又爱说话了,性格也开朗起来,心情和身体也好多了。
也许,你还没有意识到倾听在生活中有多么重要。我想说的是,趁你还能为自己最亲爱的人做点事情的时候,不妨努力去做。当他们需要你时,不要吝啬,耐下心来听听他们心底的声音,有些什么想法,这样做不会需要很多时间。
其实,他们需要的并不多,有时仅仅是一名听众而已。那就不妨做一名听众,让他们在娓娓的细诉中使内心的不快或委屈得到宣泄,让精神上的巨大压力通过宣泄得到缓解,让身心变得舒畅与安宁。看到他们因宣泄而绽放笑容的脸,你不觉得这也是一种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