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理古城,抬起头,我又见炊烟。

 

黄昏里的苍山脚下的村庄,多了几分清闲。站在村头的小路上,我的心跳随着那缕缕炊烟升起。古城气息随着风,迎面扑来,像是慈祥的母亲在迎接日夜思念的今天归来的孩子。

 

炊烟轻轻怀抱着村庄,抚摸着每一盏灯火,久违的气息,朴素而淡雅,像是母亲在为我沐浴,驱除我一路的风尘和疲劳。看见炊烟,我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儿时的傍晚站在村头呼唤在外玩耍忘了回家的我的母亲。想到这里,幸福油然而生。

 

村庄真美,炊烟如故,就像是母亲,爱在村庄,根系村庄。有人说,炊烟是母性的。我想,这是真的。她像源源流淌的乳汁,养育着村庄的千万生灵;她像精神至上的图腾,寄托着古城人的所有希望;她像如水的幸福,滋润着所有人在他乡的孩子。

 

而我现在生活的城市,炊烟已经不见,只有工厂的浓烟和雾霭。有时候,站在办公室里,望着远处升起的工业浓烟,我的心隐隐作痛,我担心我们不久的将来会失去什么。或者,等我们都成为家长,再给孩子们唱起“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我怕孩子们不会相信生活的地方还有过这么美的景色;再给孩子们说到“炊烟”这个词,我怕孩子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再给孩子们讲起我们童年的农村,我怕孩子们以为那是大人编出来的“世外桃源”。

 

此刻,站在古城的村庄里,我依偎在炊烟温暖的怀抱里,静静地仰望着她,就像仰望着母亲。记得母亲曾经告诉我,炊烟上升的速度就是我童年成长的速度,村里的孩子都是炊烟带大的,带到外面去的。所以,以前12年的从戎,每次离家时,我都不敢回头,我怕看见母亲、看见炊烟,怕母亲的爱、炊烟的情锁住我欲走的心。

 

炊烟袅娜的上升,飘上了天空,也飘进了我的心。

 

抬起头,母亲依旧在倚门呼唤着我。

 

抬起头,思念着儿时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