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故 乡
作者:李金宝 发布时间:2013-01-14 浏览次数:1238
乡音。顶着一头高梁花子,散发浓郁的土腥味——乡音从青青玉米林里来,从黄黄油菜花里来,红辣椒一样辣,烤山芋一样甜,老白干一样烈,赶牛调一样野。
乡音是一湾水一方土酿成的,是父亲锃亮的犁尖一垄垄耕耘出来的,是母亲甜甜的炊烟一缕缕缠绵出来的,是兄弟们快镰一茬茬割出来的,是姊妹们的绣花针一针针绣出来的。
在异乡听乡音,乡音小大姐一样甜。甜甜地便可以品出,嫩嫩的春芽香了早春,篱笆上的青豆爬满了初夏,红红的辣椒燃亮了金秋,缠绵的扬琴热闹了腊月。
我常常在馥郁的乡音里酩酊大醉,醉成一株年轻的洋槐,伫立故乡高高的陇上。
乡情。岁月的相思树结满红红的果子,乡情是最甜最美的一颗。每一场异乡梦都在故乡的柳树林里悄然开放,每一首相思歌都在五月的麦香里飘荡又飘荡。
问门前的小河清亮亮唱着什么歌儿?问后园的桃树花开花落几遭风雨?问去年的紫燕又衔回怎样的消息?问弯曲的泥泞路老牛车又碾碎多少坎坷?……遥遥地,我痴迷地倾听那一片响亮的阳光蓬蓬勃勃燃起四季苍茫的岁月,倾听葱郁的乡情淅淅沥沥溅湿那一方热土。
乡亲。多少年了,故乡的众乡亲、故乡的风土人情,像一幅幅动感的画面,在我的眼前闪来闪去,一直让我魂牵梦萦。
东邻的二奶奶您还记得吗?在一个闷热的夏夜,自小失去妈妈的我,没找到外出赌博的父亲,倒在自家的墙根睡着了,是您把我抱回家,放在院内的绳床上,用芭蕉扇为我扇风和驱赶蚊虫。
西邻的季大嫂您还记得吗?那一年我换乳牙,牙齿活动不敢吃硬东西,是您给我送来软软的年糕,那香甜的味道至今还使我回味无穷。
班主任王老师您还记得吗?那一年的一天,我正跟着大人在生产队的牛屋里吃忆苦饭(喝稀饭),是您找我去大队宣传队唱戏,教我说快板书《饺子和元宝》,不曾想,我后来发表在报纸上的第一首小诗,就是模仿着当年的快板书写成的。
三叔您还记得吗?那一年我参军体检合格,您黑夜骑车送我去县城武装部报到,天黑看不见路,我们双双摔得鼻青脸肿。
沭城街的魏大娘您还记得吗?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生活一阵,您说这孩子父母都不要,是靠天长大的,就叫李靠天吧。我去当兵那天,去向您告别,您硬往我的手里塞了五元钱。
外婆您还记得吗?我小时候您带我到环卫所拉垃圾,您在后面推,我在前面拉,歇息时,您叹着气说:“外婆老了,推不动了,等你长大了,帮我推。”我长大后,您却把我送到了遥远的军营。
我的众乡亲啊,我的亲人,你们是我心灵接近的人,你们是我恩重如山的人,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虽然自小失去父爱和母爱,但你们却给了我父母般的疼爱,使我觉得世界是那样美好,人心是那样善良。是你们教会我如何做人和走路,使我能坦然面对以后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委曲(那么多),也使我在此后的人生大道上保持着步伐的稳健和踏实。我思念你们,也思念村里的树木、水井和池塘,思念那条绕村而过、一年四季流水潺潺的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