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院工作报告赢得人大代表广泛赞誉
作者:余增明 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次数:399
2013年1月7日上午,淮安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讨论人大常委会和法检两院工作报告。为收集代表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中院党组对每个代表团都派去了2名以上部门负责人,现场记录代表讨论发言。在集中各代表团讨论意见时,笔者从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法院的工作报告很实,既讲实事,又摆数字,令人信服!”
9项举措助“中小微”健康发展
“能动司法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解决难题。”这是去年7月,淮安中院新一届党组对能动司法提出的新要求。为破解金融危机给中小微企业带来的难题,全市两级法院法官深入153家中小微企业,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法律咨询等方式,全面了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听取中小微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两级法院坚持边调研边服务边解决实际问题,共发放风险提示书527份,建立联系点306个,解答企业负责人、经营管理人员提出的法律问题203个,提出司法建议72件,收集对法院工作意见建议31条,调研活动得到了中小微企业的普遍欢迎。两级法院审理涉中小微企业案件13441件,通过法律途径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争议标的28.623亿元。
12月6日,淮安中院又联合淮安市政府、淮安市中小企业局,邀请30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座谈,通报了法院抽样调查的153户中小微企业法律问题调研报告,同时进一步征询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与会代表发放了淮安中院《关于依法支持和保障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九项措施》。仔细阅读九项措施后,许多企业领导人激动不已:“法院的这九项举措,对中小微企业来说,简直雪中送炭,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奔头!”
2012年,淮安中院还相继出台了《关于为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关于发挥审判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省高院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予以肯定。
审判绩效四年居全省第一
平均办案天数为32.46天,同比下降1.62天;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为0.48%,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5.59%、执行案件自动履行率为42.31%。
淮安中院审判管理常抓不懈,并不断向科学规范化迈进,成为全省法院公认的标杆。截至2012年,审判绩效连续四年居全省法院第一位,被省高院表彰为“审判绩效先进集体”。
取得如此骄人业绩,既与广大审判一线人员的努力分不开,更与专司审判管理职能的审判管理办公室严格的科学管理分不开。
强化管理严肃性。审判绩效如何,不仅涉及到单位的荣誉,也与个人评先晋级密不可分,如何保证数字的真实性,对审管办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审管办主任沙瑞新深感重担压身。严格按管理制度办事,宁可失去选票也要坚持对弄虚作假零容忍;宁可绩效成绩倒挂,也要向领导提供准确的审判数据。对业务庭和基层法院上报的数据,严格把关,认真审核。发现错误,不仅当面指出,还要通报批评。院党组对审管办工作全力支持,年终考评给审管办特殊政策:先进与否,越过群众测评,党组直接研究决定。
提高服务主动性。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审管办更多的是做好服务。省院绩效考核体系如有调整,审管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然后及时组织两级法院业务部门骨干开展培训,面对面指导其做好相关工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审管例会,对个别绩效排名靠后的基层法院,审管办上门指导,与所在法院领导及审管办人员一起研究对策,有效保证全市法院审判绩效的均衡发展。
五件实事便民爱民惠民
“全面完成司法惠民五件实事;构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街道诉讼服务站、社区法官工作站‘三位一体’网格化诉讼服务平台;全部建成网上法院,开通网上咨询、网上查询、网上庭审等功能,服务和方便当事人。”钱斌院长在报告中说。
为进一步落实司法为民政策,淮安中院去年出台《领导干部接访工作办法》,认真落实院领导季度下访与周二院长接待日制度,组织开展全市法院重点涉诉信访化解“百案会战”活动。
2012年,全市法院审结劳动争议案件6776件;交通事故、医疗纠纷、工伤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6918件;土地使用权流转纠纷案件341件;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7784件;办结追索赡养费、抚育费、医疗费案件491件;为3846名农民工追索工资3285万元;接待群众1580余人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86件,化解信访积案276件,涉诉信访总量下降3.54%。向701名当事人发放执行救助资金226万元,为1299名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878.01万元。
广泛借助社会力量,就地、就近化解矛盾纠纷;不断完善劳动争议案件调、裁、审一体化调处机制;联合相关单位建立医患纠纷联动处置机制;构建交通事故案件多方联动处置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合力。民事案件调撤率、行政一审案件撤诉率和执行和解率分别为74.4%、71.5%和40.7%,均居全省前列。聘请兼职、专职或特邀调解员231名、司法协理员314名,参与调解案件3485件,调解成功率达86.2%。与108个乡镇或社区结成共建对子。
注重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及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司法建议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发布行政、民商事等审判白皮书6篇;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发出司法建议499篇,已反馈采纳382篇,反馈采纳率为76.5%,两篇司法建议被省高院表彰为“全省法院优秀司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