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通讯:从南通中院了解到,近五年来,以审判法庭建设和人民法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该市两级法院成绩斐然,一座座与现代司法相适 应,设计新颖、庄严适用、美观大方、符合审判工作需要的审判法庭拔地而起,依法审判、文明执法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成为社会主义法治进步和人民司法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2007年底,全市法院审判办公用房累计建筑面积156800平方米,比“九五”期间增加53004平方米。为切实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南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各种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经过不懈努力,2005年成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至此,全市法院总数到达10个。在10个法院中,目前已有中院、崇川、港闸、如东、海安等5个法院的建筑面积达到标准,启东、海门、如皋和开发区法院有望今年上半年迁入新址办公,通州法院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建设。

全市法院在优化法庭布局、整合法庭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前沿阵地的作用方面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目前,该市绝大部分法庭建设已达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便利当事人诉讼、方便人民法院审判案件、规模化、规范化”的要求。24个法庭中已有兴仁、曲塘、岔河、三厂、吕四等19个人民法庭经过改建或扩建,建筑面积已达到《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的要求,其他法庭正在进行达标建设。“十五”期间,全市共有5个法院审判综合楼列入国债建设项目,累计争取国债资金1600余万元,为全市法院“两庭”和物质装备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