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南通讯:海门市法院三厂人民法庭高度重视审判质效在法庭管理中的导向和抓手作用,下大气力狠抓审判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月份,三厂法庭审判质效指标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其中收结案比、撤诉率、发改率位居全市第一,收案数、结案数、调撤率排名均居于全市前列。但该庭在成绩面前不止步,日前,组织召开全庭审判工作运行态势分析会,认真分析本庭审判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围绕实现“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工作思路,提出了全面提升审判质效水平的四项措施:

一是多措并举,提升审判效率。坚持从立案到案件报结,一着不让、环环紧扣地抓好管理监督。要求在立案时,就仔细询问当事人的下落,凡被告在家能够取得联系的,在庭前扣除审限;经当事人同意主持调解但当庭调解未成的,闭庭后继续扣除审限,直至调解完毕。同时,对于审限扣除案件符合审限恢复条件的,及时恢复审理;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推行诉前调解,最大程度地简化程序,实施速裁,快审快结,力争将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控制在5天之内;二是强化调解,提升审判效果。继续将调解工作作为提升审判效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除确保诉讼全程调解即立案时调解、应诉送达时调解、开庭审理时调解、庭后宣判前调解外,要克服任务重、压力大的困难,进一步深化调解意识、拓展调解方式,在总结现有多种调解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将调解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细。同时加强法庭与辖区内的工会、妇联、司法所、村委会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司法调解和社会大调解的对接互动;三是规范管理,提升审判质量。坚决严格执行省、市法院一系列审判管理制度,按规定发放诉讼须知、风险提示等材料。坚持审判公开、公正、透明,在宣判时,用通俗易懂的言词向当事人说明裁判文书在确认证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的依据,耐心解释当事人提出的疑问,告知当事人裁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风险,最大限度地对当事人释法、析理、明情,并想方设法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全力降低案件上诉率;四是严格审批,稳控四项案件。针对目前 “四项案件”未结案数偏高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四项案件”的管理工作,规范和完善“四项”案件审限变更的审批制度及恢复审限报批手续,杜绝无故延长审限周期和隐性超审限的现象发生。庭审中如发现需要鉴定的,建议当事人撤诉处理,当事人同意撤诉的,请院长审批减免相关诉讼费用,待鉴定完毕后再由当事人另行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