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无锡讯:“打造铁案、精品案、和谐案,实施司法惠民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215,无锡中院褚红军院长在全市法院“争创全省、全国知名法院活动”总结推进会上进行了再动员发动,提出了今年建立“环境保护专门审判机构”等三项改革和“推行行政审判年报制度”等五个特色项目,着力推进审判方式的改革,加大司法保障民生力度,扩展服务大局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给“争创”注入了新的活力。无锡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的领导,及全市两级法院中层以上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

2004年,无锡法院“争创全省、全国知名法院活动”全面展开。近年来,全市法院始终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突出“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在班子队伍建设、审判方式改革和基层基础建设等全面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中院领导班子被无锡市委评为“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班子,党组中心组连续三次被评为理论学习先进集体。无锡法院系统被评为市文明行业、省争创文明行先进行业,中院机关被评为市文明机关。南长、宜兴、崇安、江阴等法院荣立集体一等功、被评为省优秀法院。涌现出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曹兰芳,全省十佳法官徐琳,全省十佳女法官张亚静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近年来,“无锡司法”品牌逐渐建立,公信力大幅提升,表现为“三提高,三减少”:党委和社会性各界对法院的满意度提高,五年共收到群众表扬信、感谢信400余封、锦旗300多面;审判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全市法院人均结案数、执结率、执行中止案件清理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案件投诉率和上诉率等指标连年保持低位运行;调研工作水平明显提高,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法院学术研讨会论文组织工作先进奖。违法乱纪投诉减少;案件差错减少;重大涉诉信访减少。同时,改革创新亮点纷呈。中院在全省较早建立并实施了审委会委员选任制,率先推行了专业委员会分设制度和进行审委会审理方式的实践探索;建立和强化执行威慑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出“被执行人申报财产制度”;建立医患纠纷“大调解机制”和“太湖治污审判机制”等。

这些年来,全市法院基础设施显著改善,24个人民法庭基本达到设置规模化、建设标准化、审判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装备现代化的“五化”目标,实现了远程立案和电子签章功能。

这次推进会在总结成绩和审视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创”的新目标举措。突出执法为民,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以公正的司法保障民生,以一流的业绩树立司公信。明确提出“四有”、“四无”目标要求,即:要有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先进典型,要有特色鲜明的先进工作经验,要有创新性的改革举措,要有过硬的审判业绩,做到无严重违法违纪事件,无重大冤假错案,无工作失误引发的重大涉诉上访事件,无因工作失误引起的重大负面新闻事件。

此次“争创”推进会有两个突出亮点,一个是重点抓好三项改革:建立完善“立案调解工作机制”,创建“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司法调解绿色通道;完善“判后答疑工作机制”,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判后释法或答疑工作,努力消除当事人或社会公众对法院裁判的疑虑,促进服判息诉。建立“环境保护专门审判机构”,加大环境保护保护司法介入力度,为治理太湖提供司法保障。另一个是打造五个特色项目:推行和完善“行政审判年报制度,形成公正司法与依法行政的良性互动;实施“司法惠民工程”探索建立民事“再审申请与涉诉信访分流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案件协调和解工作机制”;建立“执行案件定期通报制度”,由执行法官每月定期向当事人通报案件执行情况,变“被动解释”为“主动告知”,争取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