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送达记
作者:杨小英 发布时间:2016-07-25 浏览次数:3230
今天真热,个人感觉是今年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太阳明晃晃地高挂住天上,刺得人睁不开眼。在这样的大热天里,我叫上书记员义无反顾地出了门。
没办法,系统里案件数不断增加,看着数字噌噌地往上涨,我心里那叫一个急。排期,开庭,调解,写判决书,我一刻不敢懈怠。
可是,退信一封接一封地来,眼看着没能送达的案件越来越多,审限却一天天地变短,心里真是心急如焚。再遇上不讲道理的原告,还老打电话来埋怨我怎么还不去送达。
送达,我也想啊,可真是没有时间去。庭审是早就排好了的,决不可能不开;临近审限的案件,一定要赶快"救火";当事人来访,要耐心接待,谁让咱是承办人呢。
今天,我奉献了好不容易得来的休假机会,带上材料赶快出发。
第一站,是邻近县市的一个村庄,但已属另一个地级市的地界了。寄给被告的信已被退回,被告林某长期在外,电话不接。被告林某的妻子李某在附近的厂里打工,此前来送达时扑了个空。老板娘说李某已经下班回家,找到李某家,大门虚掩着,连锁都没来得及挂上,显见是匆匆忙忙出去了。周围邻居帮忙打掩护,说不熟悉这家人。今天再到厂里去,老板娘又说李某已经几天没来上班了,反正就是不配合。再到李某家中,这回是铁将军把门了。无奈之下,只得去村部了解情况,村干部也反映说林某已大半年没回来,村里也没办法联系他。最后,我们只能采取公告送达措施。
另一个案件的被告在这个市的另一个镇上,我们又立即驱车前往。无独有偶,这个被告金某也是长期在外,电话也是坚决不接的。在村里出具了证明后,我们同样张贴公告进行了送达。
因为路途遥远,两个案件送达成功后,时间已经临近中午十二点,气温也高得令人招架不住。因为其他待送达的案件当事人都在本市,我们决定回院里休整,下午继续。
下午一上班,我们立即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同样的状况,不但找不到被告本人,其家人也都消失不见。找村组干部、邻居了解情况,碰到肯配合的还好,还愿意在调查笔录上签字。遇上不帮忙的,再怎么说也没用。一路磕磕绊绊,总算送达了几个。
最麻烦的是陈某诉刘某离婚纠纷案的送达。陈某提供了刘某母亲的电话号码,我曾经打过去询问刘某的情况,结果刘某母亲很粗暴地挂断了电话,再打就怎么也不接了。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刘某家,不过大门紧闭,怎么喊也没人应。邻居说刘某已经有一两年没回家了,他母亲去接孩子了。我与邻居攀谈起来,邻居都知道陈某起诉要与刘某离婚的事儿,都说不怪陈某,但又都同情刘某的父母。因为刘某一甩手走了,陈某又是外地人,虽然陈某假期也会接孩子去玩,但孩子上学期间完全是刘某父母在带,很是辛苦。因为刘某母亲久等不至,我们只能选择公告送达。临走时,我拜托邻居们告知刘某父母,尽量联系动员刘某出庭应诉,否则法院很有可能将孩子判给陈某。
看到邻居们纷纷点头,我心里很是感动。 要是大家都能这样配合工作,我们的送达任务绝不至于如此艰难;要是所有的案件当事人都能像这样通情达理,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今天是"专职"送达,我们在烈日下炙烤了一天,也将责骂、冷遇、热情尝了个遍。不过,今天准备的8个案件全部送达成功,又让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因为送达成功,意味着案件能如期开庭审理,离审结又近了一步。
作为一名法官,我的心愿如此卑微:但愿每个案件的当事人都能积极应诉,但愿我不再需要像今天这样的"专职"送达,但愿"天下无讼"!(当事人均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