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法院邀请残联调处涉残疾人纠纷
作者:商东 王君俊 发布时间:2008-01-25 浏览次数:649
季李国的妻子是盲人。去年11月,季李国起诉要求和妻子离婚。开庭时双方不仅在庭上大吵大闹,开庭结束后,双方还到各自的单位发生冲突。天宁法院的领导了解情况后,考虑到本案的双方当事人均系残疾人,矛盾又比较激化,且季某到法院来时无手语翻译,无法做调解工作。为妥善处理该案,维护好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该院根据案件特点,立即上门与常州市残联进行沟通,邀请残联今后参与这类案件的调解。残联的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表示全力支持这项工作。接受法院的委托后,残联随即安排聋人协会协助天宁法院调解该案。法官与聋人协会的同志通过数十次的电话沟通和上门走访,终于做通了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及时化解了矛盾,季李国向法院撤回了起诉。同时,聋人协会的同志表示将继续关注季某夫妇的婚姻状况,使他们夫妻间进一步和谐,共同维系好婚姻家庭。
我们了解到,该院近年来在民事审判工作中,积极开展“诉调对接”工作,他们不仅在辖区的街道、总工会、交警部门聘请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还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和辖区各调处中心之间形成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的调解对接机制。然而随着各类新型案件的不断增多,该院民事法官在办案中发现,目前涉及到聋哑人、盲人、肢体以及精神残疾的残疾人案件在不断出现,这些案件在审理中,往往会因为沟通而给法官的审理带来很大的障碍。法官及时把情况向院领导进行汇报后,该院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全力做好这类案件的“诉调对接”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他们上门与常州市残联取得了联系,常州市残联主动、积极参与到了这项工作中。凡是涉及到聋哑等残疾人的各类民事案件的审理,残联均派出相关专业人员做好调解和沟通工作。为依法办好每一起这样的案件,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让他们的心不再受到伤害,天宁法院的民事法官在受理涉残疾人的案件后,便与常州市残联的相关人员一起分析案情,摸清情况,全力做好调解和审理工作,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受到保护。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法官与残联的同志经常放弃休息,多次上门做当事人双方的工作,在近两个月中,该院受理的4起涉及到残疾人的民事案件全部调解结案,受到当事人及社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