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胎十月被误诊 理性维权获补偿
作者:王衍举 发布时间:2016-06-28 浏览次数:545
近年来“医闹”事件频发,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甚至出现暴力伤害医务人员的情况。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通过司法途径维权才是患者及家属的正确选择。
在太仓务工的贵州姑娘小静在2015年怀孕,怀孕期间一直在某镇卫生院进行产检,最后也决定在该镇卫生院进行生产。然而,卫生院却在小静临产前才告知小静家属,小静腹中胎儿胎位不正需要剖腹产,之前B超一直没有检查出来。在生产之后,小静腹痛难忍,卫生院医生存在疏忽没有查明病情就让小静出院,造成了肠梗阻恶化。后来,疼痛难忍的小静去了市医院就诊,虽然病情得到控制,但是至今胃部仍存在不适。在生产、治疗肠梗阻过程中,小静身体和精神遭受了多重折磨,小静的丈夫、公婆对卫生院的治疗行为也是非常愤怒。小静一家本想联合亲戚等人找这家卫生院“讨公道”,但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权益,将该卫生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5万元。法官在了解案情以后,积极同小静沟通,并向镇卫生院了解案件事实,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进行了协商。卫生院表示,对小静的治疗的确存在一些过失,对此表示歉意,同意补偿其2.2万元。小静看到卫生院很有诚意,对卫生院的过失行为表示谅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医闹”激化矛盾,伤害无辜,对事情的解决于事无补,并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正确之道,更不是借机获利的途径。要缓解当前医患矛盾激烈的局面,对患者及家属而言,一是要认识到“医闹”有损法治,害人害己,必受严惩,二是要相信法律,尊重司法审判;从司法角度出发,要建立医疗纠纷调处机构,对医疗纠纷适时介入,诉调结合,为医患双方提供一站式司法诉讼服务,及时化解医疗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