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陈妈妈的儿子,乐乐,平素光知道“乐”,作文一塌涂糊,错别字特多。有一次,爸爸让他写“列祖列宗”,他却将“列”写成“劣”,变成了“劣祖劣宗”。爸爸一见火了,便扬起巴掌,给了他两个耳光,边打边骂道:“我叫你劣祖劣宗……”

时隔不久,对门居黄老师,被一家报纸聘去做兼职编辑。负责小学生作文版,刊头题为《小荷》。老师刚上任,稿源奇缺,便向陈大妈约稿,让他儿子乐乐写一篇。

刚开始,陈妈妈十分高兴,但转念一想,觉得不妥。因为儿子的作文成绩太差,错别字满篇,同学给他起名叫做“错别字大王”,常吃老师的白眼。每期作文下来,全家人愁帽子便戴在头上,爸爸想,妈妈想,想来想去,费好的劲,才交差。目下,要拿儿子的作文去发表,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老师说:“创办‘小荷’版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作文的兴趣,转变他们由害怕作文到热爱作文的观念,作不好没关系,不还有编辑修改嘛?”

陈妈妈见老师这么热心,就将乐乐的处女作《乐乐的一天》,推荐给了老师。不久,《乐乐的一天》竟上报了。

老师乐了,爸爸乐了,妈妈乐了,乐乐更乐了。

没几天,乐乐不乐了,嘴上像挂了个油瓶,垂头丧气。陈妈妈问其原因,乐乐嘴一噘,说:“班里同学让我请客。”

“请什么客呀?”

“作文发表得有稿费呀!”

没用陈妈妈开口,老师主动上门,抱歉道:“我们是小报,资金短缺,不发稿费。”“没关系,没关系,能发表就好。”

一天,乐乐正在操场上“乐”,嘀铃铃……邮递员手持一张稿费单,让乐乐签字,“啊,乐乐的稿费来了,请客!”乐乐飞奔到邮政局领了稿费,买了巧克力、花生、瓜子、撒了一桌子。老师乐了,同学也乐了,乐乐更乐了。

原来陈妈妈回家后,坐卧不安,心想,稿费不稿费对家庭来说无所谓,可对乐乐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同学们要让他请客,不解决看来不便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他思来谋去,找到老师说:“老师,我想了大半天,终于想出了好办法。”

“啥办法?”

“家长发稿费,”陈妈妈说:“但,你得保密,就说是报社发的。”

老师欣然同意。

春去秋来,乐乐的作文不断地在“小荷”发表,稿费也源源不断地寄到乐乐手上。乐乐的作文大有长进,考大学时,竟然以作文高分破格录取为某大学中文系。

记者采访时,老师才透露出真情,乐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好感动,挥笔写下了《不寻常的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