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法院推出审理新模式感化挽救失足少年
作者:王庆辉 发布时间:2007-12-27 浏览次数:776
本网徐州讯:邳州法院的法官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将惩罚、矫治与预防犯罪融为一体,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少年。在依法审理的前提下,坚持不懈地探索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审判方式和工作思路,努力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失足少年教育、感化和挽救上,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少年刑事审判的审理模式,即庭前走访、庭审教育和庭后帮教的“帮教三部曲”。
“失足少年帮教三部曲”的庭前走访,就是在开庭审理前走访被告人家庭、学校、街道等,了解被告人成长过程、家庭背景、文化素质、平时表现等,进一步查明被告人的犯罪动机、目的和性格特征,同时选准感化点,为下一步的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庭审教育,就是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增加法制教育内容,不但合议庭成员对被告人进行法律、道德教育,同时还发挥公诉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做好对少年被告人的教育、挽救工作,使开庭审理成为被告人接受法制、道德教育、认识犯罪、悔过自新的课堂。第三是庭后帮教。案件审结了,法官的帮教工作并没有结束,对投监服刑的少年犯,要及时与监管单位签订帮教协议,定期回访考察,鼓励他们不要辜负党和政府的关怀、亲人的期望,多学习,快提高,争取立功受奖、减刑,早日回归社会;对被判处缓、管、免的少年犯,宣判时就要求订出考验期内的学习计划,建立帮教档案,要求少年犯每月向少年庭汇报学习表现情况,并和家长、老师、街道社区干部一起结成帮教网络,通过帮教座谈会、汇报会等形式,对缓、管、免人员常敲警钟,防止其重新犯罪。
法官的辛勤工作换来了失足少年的悔改真心,为矫治少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睦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