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法院拓宽监督渠道 完善联络制度
作者:孙彪 朱迅翎 发布时间:2007-12-19 浏览次数:741
本网徐州讯:沛县法院重视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项措施,拓宽监督渠道,完善联络制度,切实增强接受监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接受监督工作经常化,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调解、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的自觉性。该院评为江苏省优秀法院,大屯法庭评为全国十佳法庭。
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走出去,坚持工作报告制度。该院规定不论工作多忙 ,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听取人大领导的指示,雷打不动。二是请进来,邀请县人大领导视察本院工作。今年是该院成立60周年,县人大领导和全院法官回顾了该院从小到大,发展、壮大、提高,不断开拓进取的历程。江苏省书法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贺本荣泼墨祝辞,使大家倍受鼓舞。三是邀请市县人大代表参加庭审,设立代表席。并在庭审前将有关诉讼材料交到代表手中,庭审后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代表们的意见。截止目前,已有160余名代表,参加庭审,召开座谈会32次,收集意见380多条。四是做到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 的意见和建议,件件有落实。截止目前,该院收到县各界人大代表建议32件,收到市人大代表意见16封。该院党组高度重视代表们的这些建议和意见,每一件均有分管院领导审查批示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对特别有价值的建议提请院党组集体研究,及时落实,对有些疑问的意见,他们亲自登门请教,做到封封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五是每个季度向人大送达《法院工作通报》,每月向县人大送达《法院工作信息》。大凡院内较大活动,通过“短讯”发送到县人大代表手中。
以上做法,在县法院和人大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人大领导对法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大力的支持。
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因城市拆迁,违章建筑,国有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审批等引发的矛盾比往年有所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形成了行政诉讼。
县人大领导在走访中,得知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存在着涉镇、涉局案件执行难时,县人大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先后召开部、委、办、局负责人会议,下发“责任分解、多元化协调”等文件,并把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教育局、文体局等20多个部、委、办、局等单位纳入行政执法年终考核,并根据各自职能,进行量化、细化,分解到位,规定了考核的内容、评分的标准和考核的办法。党校抽掉一批学者、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当事人家中,撰写了《论民告官的现实意义》等十多篇论文,在党报党刊上发表;县文体局、县教育局等把行政执法写入争创先进教育县、文化县的重要内容,同时开展了“百场法制电影”进农村,“万册图书”进厂矿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行政执法协调工作的开展。全年先后受理的县房管局、环保局、水务局等行政机关申请执行的案件57件,通过协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38件,执行标的287万元,到位率达87%,结案率达到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