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去哪儿网”等这些订购渠道的出现让想要出去玩的市民不用再担心食宿问题,动动手指便能准备好一切,订单使用后还能拿返现,便捷又省时。但近日一位湖北籍男子却钻起了其中的空子,多次使用不法手段谋取利益。4月22日,张家港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案。

  2015年6月,刚在张家港拿到房子的吴浩最近很头疼,因为房子要装修身边却没钱。但他脑子转的很快,想了一晚上心里就有了主意。

  第二天,吴浩在一家知名的订购网(以下称为中介公司)上用“云云”的名字注册了一个账号,然后用该账号登入并在上面一家酒店预定了一间房,此时预定信息就出现在了与该中介公司互为合作关系的酒店后台系统内,而该系统账户名和密码正是由先前担任该酒店店长吴浩所管理的,吴浩知道,只要账号和密码没改,他便能轻松的对订单进行操作。他试了试,成功进入到了后台。

  到下订单的第二天,吴浩进入后台对自己的订单进行了确认,同时填写对应的房间号以免酒店怀疑。

  订单一经确认,对中介公司而言该笔订单便是成功的,此时酒店会将佣金付给对方,中介公司再按照规定,给客人和佣金基本对等的返现金额。

  吴浩根据步骤熟练的进行操作,很快,他在完成该笔订单后,收到了30元的返现。于是他如法炮制,在另外几家同样有名的中介公司上分别一连注册了好几个账号,后将这些账号多次在他先前工作过的两家酒店内预定房间,再登入酒店后台系统操作,骗取返现金额,这一招屡试不爽。

  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间,吴浩通过上述作案方式共骗得8千余元返现金额。期间,吴浩还登陆上述其中一家酒店后台的操作系统账号,先后15次盗用该账号上的E币兑换共计800元话费为自己及亲属手机号码充值。

  事发后一个月,因为酒店管理人员结算佣金时发现酒店在中介公司的佣金数要大于酒店自己结算的佣金,而在2015年3月更改密码后发现依旧会有很多虚拟订单,同时因酒店E币被人使用给手机号码充值,号码正是吴浩的。打电话给吴浩,在追问下吴浩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后吴浩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吴浩家属也对酒店损失进行了赔偿。

  张家港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盗窃罪判处吴浩拘役1个月15天,并处罚金2500元。(当事人系化名)

  法官提醒:诈骗手段的多样化让人措不及防,本案利用作为第三方的中介公司进行作案是一种新型诈骗手段,不容忽视。小聪明也许能够帮助作案者获得短时间的成就感,继而胆子加大,但百密也会有一疏。无论是多么高明的手段,总会有蛛丝马迹的留痕,一旦被发现,等来的必然是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