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部旧手机,一根黑色天线,再加一个无线电发送器。如此“四件套”组合在一起能做些什么?90后沛县男子郭某和赵某动起了歪脑筋,在他人指使下,利用特定软件编辑植入木马病毒的短信,再冒充10086、95588等客服号码,向周边手机用户发送病毒信息,一旦有人点击这类信息再输入资料,相关银行卡里的资金就会被划走,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就是利用这样的手法,赵某在去年4月间,驾驶租来轿车,载着郭某和一整套设备从沛县出发,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走一路发一路”,在江苏、河南、陕西、四川、内蒙古、湖北等多地,狂发短信,骗取了多名受害人的钱财。目前仅警方认定的两人发送的诈骗短信就达100余万条。

  21日,沛县法院公开庭审此案,主发诈骗信息的郭某因涉嫌诈骗罪接受审判。令人唏嘘的是,26岁的郭某不仅实施诈骗,还在之前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向多人贩卖毒品上百克,涉嫌贩卖毒品罪。

  90后被控涉嫌诈骗罪贩卖毒品罪

  郭某生于1990年1月,家住沛县朱寨镇,因涉嫌诈骗罪,去年4月26日被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张湾区分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3日被十堰市张湾区检察院批捕。当月15日,郭某被移交沛县公安局。后由沛县公安局侦查终结,以涉嫌诈骗罪、贩卖毒品罪,于去年8月4日向检方移送起诉。

  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为,被告人郭某、赵某(另案处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郭某贩卖毒品,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向沛县法院提起公诉。

  在当日的庭审现场,面对公诉人指控的两项犯罪事实,被告人郭某当庭认罪,对指控罪名没有异议。

  频繁销售毒品以贩养吸滑向深渊

  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为何贩毒又诈骗?事情还要从2014年说起。那一年,郭某24岁,却已走上边吸毒边贩毒的违法犯罪道路。郭某是如何何一步步滑向吸贩毒品的深渊?他依稀记得第一次贩毒的经过。

  郭某交代,2014年8月的一天晚上,大约8点多,他接到郝某打来的电话,说想买点冰毒,要4克,两人商定每克冰毒售价200元。郝某让送到住地,郭某便带着冰毒来到了沛县城区郝某的住所,用4克冰毒换了800元,一切都是那么顺利。这次交易后,郭某贩毒的心变得更加坚定了,之前担心的种种状况,似乎只要多加小心,都不会出事。

  从当年的8月到10月,郭某将毒品以每克最多500元的价格,分别卖给了郝某、韩某、郭某某、李某等至少十余人,其中,仅向郭某某(另案处理)一人销售的毒品数量,就达到了162.5克,有时单次销售冰毒达50克。就这样,毒资流进了郭某的口袋。他用贩毒赚来的钱,来满足自己吸毒的需要。

  朋友喊他“周游全国”发诈骗短信

  在这期间,发生在郭某身边的事情其实并不少,比如有毒友因吸食毒品死亡,或在吸贩毒品时被公安机关查获,这本该为郭某敲响警钟,促使他回归正常生活,但他没有丝毫悔悟。

  要吸毒,钱是关键,而贩毒的风险又很大,有时候卖给朋友还不好意思加太多的钱,咋办?郭某希望有更赚钱的路子。好朋友赵某(1992年出生)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郭子,我这儿有个路子,来钱快还没风险,要不要一起试试?”2015年4月的一天,赵某在郭某家打牌,说起了生财之道。赵某称有朋友正在用设备向社会广发有病毒的短信,希望有人能驾车在全国流动发送信息,对方可以提供设备和技术,每天还愿意拿出2000元左右的现金,供他们消费。

  郭某了解到,他只需要发送短信就可以每天分到300元,至于发送的信息有没有骗到人和他无关。郭某一口应了下来。之后,赵某在县城租了一辆轿车,带着发送诈骗信息需要用的笔记本电脑、天线、发送器和手机,载着郭某上路了。

  每到一个城市就发几十万条短信

  从沛县出发,郭某和赵某决定先向西走,开始“诈骗之行”。

  车子过了河南不久,便到了陕西境内,安康、宝鸡,是赵某、郭某选定停留的城市。在这两个距离徐州近千公里的城市,两人决定放手大干一场。

  按照上线的要求,短信必须流动着发送,既可以逃避警方打击,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收到诈骗信息,达到“广撒网”的目的。

  于是,赵某开着车在城市里来回闲逛,郭某就把上线通过qq发来的含有病毒网页链接的诈骗信息编辑到设备里,再通过软件寻找附近基站信号,把发送号码伪装成10086(移动)、95588(工商银行)、95580(邮政储蓄)等客服电话,向周边的人强制发送诈骗短信。而一旦有人误信短信内容,点开链接并依次操作,银行卡的资金很快就会被划走。

  在安康发了几十万条诈骗短信,又在宝鸡发了几十万条,到底骗了多少人?郭某和赵某并不知道,他们只是把发送信息的情况向上线汇报,每天拿着一两千元的酬劳,心满意足地准备往下一个城市进发。

  两人流窜到湖北十堰被交警查获

  开车从陕西很快就进入四川,郭某和赵某又在广元停了下来,短短一天时间,两人发送了71.6万条诈骗信息。

  随后,汽车驶入宁夏、内蒙古、重庆、湖北等地,两人就这么走一路发一路,几乎每到一个城市都要发送短信数十万条。

  4月中旬的一天,郭某和赵某来到了达州,这里距离四川绵阳和湖北十堰都不远。上线建议他们在这两个城市之间选一个。

  “湖北还没去过,干脆去十堰吧。”4月25日凌晨,郭某和赵某来到十堰,在火车站附近找宾馆住下,睡到早晨9点,两人外出继续发信息。

  就这样,赵某开车在十堰城区闲逛,郭某操控设备发信息。到当天下午1点多,两人已发了6万多条信息,没想到在一处十字路口被警察拦下。

  发送诈骗信息的设备被警方当场查获。经审问,赵某和郭某交代了犯罪事实,而这外出的半个多月里,郭某实际只拿到2000元酬劳。

  随后,郭某被警方拘留,此时他还不知道,因贩毒他早已被沛县警方列为网上逃犯,这一刻,他贩毒的案子也案发了。

  法官:两罪并罚或面临20年刑期

  在当日的庭审现场,郭某对自己犯下的罪行后悔不已,希望法院能从轻判决。

  沛县法院审理后认为,郭某贩毒数量巨大,毒品流传面广,已构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标准应该在有期徒刑15年以上。

  法院认为,郭某发送诈骗短信的行为也非常恶劣,虽然个人非法所得并不多,但其上线却从中非法获利巨大,郭某在多地发送百万条诈骗短信,性质非常恶劣,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标准应该在有期徒刑10年以上。

  “目前根据警方掌握的信息,仅在湖北十堰市发送的6万多条诈骗信息中,就已导致约6人上当受骗,平均每人的银行卡都被盗刷近万元,可想而知其之前走过这么多城市发送这么多信息,得有多少人上当受骗。”主审法官表示,郭某涉嫌两项严重罪名,两罪并罚将很有可能被判处近20年有期徒刑。

  由于该案案情较为复杂,当日法庭未当庭宣判,将在合议庭评议后,择日宣判。

  法官提醒:收到这类短信千万别点开

  通过庭审我们可以看到,郭某、赵某发送的诈骗短信往往有比较吸引当事人关注的内容,短信中都包括一条网址链接,点击后往往多次跳转,会出现一个后缀名字为“.apk”“.rar”“.zip”“.exe”的文件图标,如果受害人不小心点击,就极有可能感染木马病毒,然后监控手机里面的程序和软件,并窃取微信、qq、支付宝、网银等账户密码信息。还会自动安装程序,并会主动访问手机通讯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联系人继续发送诈骗信息,扩散传播。

  提醒大家,对于各种短信发来的链接,不管是陌生号码,还是亲朋好友发过来的,或者短信内容提到了你的名字、亲朋的名字,都不要过分相信,只要接到类似短信千万不要打开链接,万一大意点开链接后,也不要点击类似文件名后缀为“.apk”“.rar”“.zip”“.exe”的文件图标,不要扫描不明来历的二维码。最好不要在绑定网络支付的银行卡里存太多钱,为安全起见,最好设定每日支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