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景美 老骥自奋蹄
作者:徐兰 发布时间:2016-03-15 浏览次数:2663
在溧阳法院,有这样一群老兵,他们将火热青春倾情奉献给了法院事业,用实际行动勾画着法官的人生轨迹。虽然,在一个又一个的案件中,一本又一本的卷宗下,白了双鬓、深了皱纹,但却没有因为年龄大而放弃或怠慢工作。相反,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他们都保持着昂扬的斗志,用积极的心态、丰富的经验继续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绘就了“桑榆晚景美 老骥自奋蹄”的人生画卷。
有一种忠诚,源自信仰
立案庭的5号窗口,每天要面对上百名群众,接听无数个法律咨询电话。每天奋战在这里的是已经57岁的徐建国,他总是耐心的倾听,细致的登记、详尽的解答。
他说,工作中最大的感触就是当事人懂的法律知识太少,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显得不知所措,惶惑不安。因此它常常教导窗口的年轻同志,正是缘于这种对于未知的不安,当事人才选择向我们求助,所以我们一定要平和、耐心的平复这种不安。而我们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当事人对法院整体工作的评判。
人民调解中心的杜建平,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他,退休已经进入倒计时,但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样的坚守一部分为的是内心崇高的法治信仰,一部分为的是百姓的良好口碑。
他说,自己的岗位就是法院司法服务的前移机关,为群众化解矛盾时一定要运用法律知识,依法而行,做到及时、高效。
有一种奉献,出自责任
刑事审判庭的汤建国,59岁,有着二十多年的审判经验。临近退休的他在退休前的几个月里仍在努力的办案。新的案件涌入,未有抱怨,却总见他笑着。他说,人生每一件事都是为自己而做,哪容得抱怨,党组看重我们老同志,让我们继续发挥余热,感激还来不及呢。
速裁庭的曹晓华,同样的59岁,同样的临近退休,同样的努力坚持。从军数载的他,复转入法院,始终保持着军人作风,服务百姓的情怀从他的身上涌溢,展现淋漓。二十多年来,他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庭长,始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的心脏并不好,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的负担也日益加重,他主动向党组提出不再担任庭长职务。他说,法治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更是我们应当切身践行的责任。法治中国的建成需要年轻人,需要后来者,需要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因此,总该给年轻人留出平台来发展。虽然退岗,但他斗志仍在,近三年间,年均结案两百多件,竟丝毫未落后与年轻同志。我想,这便是奉献、是使命、是责任的担当。
有一种坚守,只因热爱
民一庭的李子默,今年9月退休,无数个伏案操劳的日夜几近尾声,脱下法袍,却总有些不舍。再办一件,再办最后一件吧。查阅卷宗资料、提前整理思绪、通知当事人开庭,他细致的准备着一切。当再次敲响法槌,那声音清脆而熟悉,他的脸庞庄严而坚毅。最后的庭审,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最终以调解收官,临近下班,为了避免当事人奔波,他立刻制作并当场送达了调解书。笑意盈盈,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便是结束了吧!可当李子默听说还有当事人在接待室等候室时,又急匆匆的下了楼梯,留下了令人钦佩的背影。这便是忘我吧。
他说,法院工作太苦太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以前是盼着早点退休,现在真到退休了,却越来越不舍了……我想,正是因为热爱,才倍感不舍,也正是因为热爱,才愿意为之坚守,一生不悔。
再见子默时,是在新昌交警中队事故中心,退而不休的他被返聘到了交警事故中心,正忙着调解一起交通事故纠纷。他说道,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这头调解工作做好了,法院就可以少一些纠纷,少一些案件,其他同事的压力也可以小一点。退休后,有一份牵挂难以割舍,他依然关心着年轻干警的成长,依旧心系着法院的审判事业。而这份牵挂,在于接听年轻法官对于一些法律问题来电时的谆谆教诲;在于闲暇时赔老伴散步总是不经意的走到法院……
执行局的吴志明,58岁,白加黑,5加2是他的工作写照,执行工作奔波难免,他总是在路上,无论烈日炎炎,不管寒风刺骨。他说,把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是大事来对待,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当事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切实让司法正义和关怀可感、可知、可见。
三十年寒暑,匆匆而逝。遥想三十多年前,从青春年少,怀揣着对法律的信仰进入法院,手写着一份份裁判文书,骑着自行车送达一份份传票,年复一年地埋首在纷繁的案件之中……那些场景,仿若昨日。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挥洒青春的足迹,留下了他们风雨兼程的脚步。离别将近,这次要分别的是朝九晚五日日相伴的同事,是匆匆不逆的青春岁月,是为之奉献了数十载的审判事业。对于他们来说有着太多太多的不舍。
时光荏苒,他们有些已经退休,有些即将退休,他们见证了人民法院的变化历程,参与了法治社会的步步建设。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值得炫耀的财富,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颗对审判事业无限忠诚的赤子之心;有的,只是二三十年默默无闻的奉献付出;有的,也只是对公平正义孜孜不倦的追求。
这,就是我们的法官,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身占三尺平台而决百讼,呕沥一纸判决为安民心。
获得过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法院、江苏省人民满意的法院、江苏省文明单位以及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溧阳市人民法院,一度并继续创造着辉煌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法官们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他们用无限美好的夕阳红照亮了溧阳法院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