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
作者:刘天畅 发布时间:2011-11-24 浏览次数:1212
或许是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的缘故,一直对乡村怀有特别亲切的感情。读书时,初学陶渊明的诗,十分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于是时常想着那美丽的乡村意境。
有一间房子,不必太大。房前长点鲜艳的花朵,屋后有一条清清的小河。主人有点小雅趣,种点蔬菜,养点花草,长点够自己吃的粮食,闲时坐到小河边读点书,上上网,钓钓鱼,避开尘世中的一切烦恼、忧愁,悠然、甜蜜地享受着每一点乐趣、每一点自由。
这便是很早以前我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尽管不太现实,有点桃花源式的理想色彩,然而却是想想亦无妨。
老家的老房子有离家不远的同村人出价想买下,我家的那四间瓦房已经有不少年了,况且农村的房子能卖这个价钱已经不错了。父亲、爷爷的意思是能卖就卖了,不然以后想再卖就难了。不大住人,年久失修,以后也不会再有人回去住了。然而于我却有情感上无法割舍的乡情,这份浓浓的乡情包含了我在农村生活的十多年时光。
小的时候,每到春节的时候,父亲都要为我量下身高。我站在门栏的一边,父亲在我头顶对着门框的地方刻下一道痕迹,然后刻下新一年的年份。第二年过年的时候再将新的身高刻在门框上,用尺子量下,看看一年来长高了多少。
多少年以后,再次回到老房子门前看到淡淡的刻痕时,思绪立刻回到了那些难忘的童年岁月之中。太多回忆必然因为老屋的逝去而成为更加遥远的回忆。
父亲那时已经不把我当作小孩子,毕竟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他的儿子已二十几岁,家庭的决策他更愿意听点儿子的意见。
我想都没想就说当然不能卖,毕竟在感情上自己还很留恋这片生活了许多年的乡村。一直想着,城市里有太多的繁华与喧嚣,那么回到宁静的乡村小住一段时间也不错。而倘若卖了老房子,不仅几间房,连同房前屋后的许多田地都将交给它的新主人。想着有一天回到乡村,来到自家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前,却不能进去,情感上会生出许多悲凉的。
对父亲说:以后等我老了,我还想着能回到老家。父亲笑着说:等你老了时,那些房子不知道还在不在呢。然而,于我来说,却有情感上的慰藉。即便那时在原来的地方再砌一间小屋,却依然可找到小时的影子。朝花夕拾,俯拾儿时的记忆,找寻城市里所稀罕的宁静与淡然。
笑着对父亲说:如果要卖老房子,那就卖给我好了,我给你们钱,父亲笑了。
父亲回老家向爷爷转述了我的意见,爷爷大笑:“即使卖房,卖的钱也都是给你们的。我家大孙子说不卖,那就不卖了……”那以后,爷爷、父亲再也没有提过卖房的事。其实,他们也舍不得那几间老房子,那里有祖辈的背影,有家族的痕迹。人说叶落归根,这里便是一个家族的根……